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一路温暖老人心
作者:台旭
我是学校的一名离休老干部、老党员。今年已八十三岁了。国庆期间赴京探亲,一路上得到火车站及有关方面的悉心关照,使我和我的家人深受感动。
9月27日,由我的女儿和女婿陪同,乘坐动车组去北京,看望在部队的外孙。由于我的腿脚不太灵,走远道要坐轮椅。当我们到达济南火车站二楼候车室时,服务员同志特地让我在另一候车室单独候车。待下午2时检票时,却破例让我先进站,并开启自动电梯让我下到月台,顺利进入车厢。这是何等令人感动的一幕啊!事后我给济南火车站党委写了一封感谢信,建议好好表扬候车室这些姑娘们。
10月5日,我仍然乘京济动车组回济南。北京南站动车组候车室在三楼。车站服务员同样热情地特为我一人开动上下直通电梯到月台,顺利进入车厢。下午5点26分火车到达济南站。这时天空下起小雨。我的女儿因提着行李无法扶我上自动电梯,这时一对青年夫妇旅客主动扶我乘电梯,并再三叮嘱脚下安全,并一直护送我出站口,微笑着离我而去。到达车站外出租车停靠点,等车人已排起长队。值班干警看到我这种情景便跑过来拦住最前边的出租车让我先坐回家。这一切一切,实在让我这多年不出门的老人感动不已,一股股热流涌上心头。这使我联想到,数以万计的青年志愿者义务为奥运会、残奥会热情服务。有时几名志愿者为一名残奥运动员服务。这是何等伟大高尚的情操和行动啊!他(她)们受到国家的褒奖、国际上普遍赞誉是应该的,也是值得大家效法学习的。
关爱老人、关爱弱势群体已形成一种社会新风尚。它温暖着社会,也温暖着人心,愿它永远传承下去,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