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报》
如何切实加强和改进学风
——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绪荣访谈录
作者:张晓红 刘莹莹 赖晓玲
学院新学期大力倡导加强和改进学风,专访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绪荣。他表示学院学风情况良好,但也存在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等问题。学风建设意义重大,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院将从五个方面加强学风建设,目标是长期提升学生学习内动力。期望师生正确认识学风建设,成为大家争论和讨论的大事。
新学期伊始,学院大力倡导加强和改进学风,近日校报记者就学院学风建设现状、学风建设的意义、如何从贯彻三大战略的角度解析学风建设的必要性、加强学风建设会涉及哪些方面、学风建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对师生的期望等问题,专访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绪荣。
校报:我院学风现状如何?
马绪荣:我院学风情况横向比较还算可以,学生大多注重学习,热爱专业,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同时也有不少同学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时间投入不够,课堂行为失范。比如上课迟到、早退、旷课,课堂上聊天、玩手机、打瞌睡等现象。学生和家长对目前的学习状况还不太满意,学生培养质量与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还有一段差距。这就是学院加强学风建设的出发点。
校报:学风建设的意义何在?
马绪荣:现在高校谈的最多的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核心部分,学风又是大学精神重要组成部分。走进一所学校最先感受的就是学风,它是一种摸不着却心有所感的东西,它能触动人的心灵,由心灵能影响你的行动。学风建设的受益者是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让同学们学到更多知识,可以使他们更好地成长成才。好的学风可以使厌学者转变为好学者,不好的学风也可以将好学者变为厌学者。通过抓学风建设,促使学生真正认真专心于学习,致力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师生们对学风建设能有正确的认识。
校报:如何从贯彻“三大核心战略”的角度解析我院学风建设的必要性?
马绪荣:学风建设首先是贯彻三大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从质量上来说,重点说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学生应当从知识面的广度、技能掌握的深度、以及素质的高度三个方面去提升自我。好的学风就是提升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人才强校既强调教师,也强调学生。办一所好的学校不在大楼而在大师,评价一所学校好不好,就看能否建设一直高水平师资队伍,能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良好的学风就是多出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报:学院将从哪些方面着手加强学风建设?
马绪荣: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我们可以结合人才培养、校园文化、专业建设、学生内动力与外部约束五个方面来加强学风建设。学风建设主要从学生自身努力、老师引导、环境塑造三方面着手。总而言之,学风建设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激发学生内动力为目标的体系构建。学生以学为主,学风以学为主。学生是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要素,要自我努力,自我约束,发挥能动性、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教师有着对学生指导教育的责任,要发挥教师引导管理学生的职能。当然也需要学生尊重、配合、同步于老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性。
校报:经过一年的努力,我院学风建设要达到怎样的目标?
马绪荣:学风建设不是仅仅就学风而抓学风,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院领导和老师的认识是统一的,要抓学风建设,而且要常抓不懈。学风建设是个长期过程,不是几个月就能彻底转变的,要通过老师的教育引导,让学生把良好的学风当成习惯,成为常态,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内动力。
校报:您对学生们在参与学风建设方面有什么期望?
马绪荣:学院把学风建设列为重点工作。我希望全院师生正确认识学风建设,成为大家去争论、去讨论的一件大事。首先要在学生中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学风建设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重点来开展。学风建设大讨论在学生中以自我反省和反思为主要内容,以主动学习为主要目标,希望老师要主动引导,严格管理,形成强有力的外部约束。
衷心希望全院师生对学风建设多提宝贵意见,严格要求不是我们的追求。我想听到学生的声音,学生不管发出怎样的声音,赞扬也好,批评也好,我们都要认真听。同时更希望师生在学风建设的措施上多提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