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忠/图
本报讯 9月25日下午,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农业教育家、中国土壤学科创始人李连捷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暨铜像揭幕仪式在我校西区新综合楼前举行。党委书记瞿振元和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沈其荣教授共同为铜像揭幕。这是我校校园中继蔡旭、李竞雄、辛德惠三位著名教授之后设立的第四座雕像。
校长柯炳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我校石元春院士、林培教授等李连捷先生的弟子及其子女出席揭幕仪式。资环学院院长张福锁教授主持铜像揭幕仪式。
“李连捷先生是土壤学的一代宗师,为农业高等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瞿振元在致辞中号召我校师生要学习和发扬李连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科学、热爱教育的为人和为学的精神,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铜像揭幕仪式后,我校在西区主楼712会议室举行纪念座谈会。当年的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先后出了六位院士,除了李连捷外,其余五位都是他的学生。谈起李连捷先生,年逾古稀、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们仿佛回到了与之相处的日子,一件件往事涌上心头……“先生很赞赏英国剑桥大学的教学方法:在抽烟斗和交谈中出学问。尽管他很忙,但一有时间就约我们去家里聊天,了解我们学习的基础、兴趣和方向,同时,也很重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如果发现我们做错了什么,会直接指出来,”林培教授说:“有这样的导师,我很幸运,也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后来我带研究生时也是努力这样去做的”。
“李连捷先生讲课非常生动,尤其是将土壤形成的大小循环理论与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联系起来,对我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起到了启蒙作用。1957年,我提前毕业,跟师兄石元春、林培一起前往新疆,加入了李连捷先生领导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队”,石玉林院士回忆道:“我的科学道路和人生道路也就此定了”。
83岁高龄、远在美国的林伯群先生原是东北林业大学土壤学家,回忆起与李先生在一起的时光,几次哽咽,她说:“李先生是一位非常优秀和出色的教授和老师,他不仅教我们怎样做学问,如何做人,而且处处以身作则”。
与会的土壤学界专家们深情回忆了李连捷先生的往事,深切缅怀他爱国、爱党,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注重实践,诲人不倦的精神风范,表达了对他的崇高敬意。
柯炳生在讲话中表达了对李连捷先生的敬意,并代表学校对土壤学界的前辈们前来参加纪念活动表示感谢。“资环学院继承和发扬李连捷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传统,在科研和育人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为国家建设和生产实践做出了重要贡献”,柯炳生希望资环人再接再厉,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桂熙娟 王雪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