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报》

让关爱与责任伴随你成长
——金融学院“学业预警”机制实施纪实

本报记者 达扬  通讯员 修显阳

2014-01-09     浏览(62)     (0)

  前不久,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学业预警”引发了部分媒体的不同解读。为一探究竟,记者来到金融学院进行了深度采访,力争客观呈现“学业预警”机制的真实面目。

初 衷
  金融学院从2011年就开始实行这一学业预警机制(最初的实施,可以追溯到合校前的2006年,原山东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实行三年来,逐步得到了学生的理解和认可,尤其是家长对这一做法的反馈不错。
  金融学院就业办主任、辅导员吕海霞详细地向记者说起实施“学业预警”的初衷。根据这些年的跟踪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每年新生入学后,总有那么一部分孩子迷失了方向。有的学习方法不得要领,有的热衷于参加多个社团活动,有的沉溺于游戏不能自拔,以至于成绩很不理想。如果这些学生得不到警示,往往会在毕业时出现譬如因挂科太多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等问题。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学生苦恼,家长着急,甚至会出现家长四处托关系求情、苦苦哀求等现象。
  所以,我们觉得与其看到学生在毕业时因为拿不到毕业证、学位证而哭哭啼啼,还不如现在给他们当头棒喝,尽早警示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及时改变目前的学业行为。这一学业预警机制的实施,就是把顺利完成学业的控制关口前移,变传统的事后处理为提前的过程控制,增加了事前提醒、事中帮扶的功能,有效提高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比例。
  采取寄送学业预警通知书的做法,就是对学生管理和服务方式的一种转变。由“事后处理型”管理变为为“事前、事中预防型”管理。而且,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管理,而是一种服务——通过学校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联系,让学生家长对学生多一些了解,对学校多一些理解,多一些亲近感。

反 响
  足球场上,裁判对犯规球员出示黄牌警告甚至红牌罚下的场面屡见不鲜。但当这样的“红黄牌”出现在学生和家长手中时,还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这种类似“红黄牌”的信件,实际是一种“学业预警通知书”,也被戏称为“挂科信”。通知书中详细地记录了学生的学号、姓名和班级,本学期的不及格课程名称、课程性质、成绩、绩点,并附有学校授予学位的相关规定。同时,预警通知书上还有需要学生本人填写的栏目,如对不及格原因的分析和改进措施。收到这个通知书的家长需要填写反馈意见后返给学院。
  金融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徐明春对记者说,在国外名校,大都实行宽进严出政策,有的名校本科生淘汰率高达25%,因此学生学习压力巨大。而“严进宽出”则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特色。不少学生进入大学后彻底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学习成绩急剧滑坡现象不在少数。
  由于学生本人对家长大多采取报喜不报忧的态度,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在校表现一无所知,直到被通知孩子不能按时拿到毕业证、学位证时,家长才感到震惊,甚至不理解,有个别家长会埋怨学校为什么不早些告知。其实,这对学生的成长都极为不利,也使家长对学校产生了一些误会。
  针对有的学生对实行这一做法表示不满,徐明春认为,现在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了,他们在某些方面可能表现得相当成熟,但在另一些方面又显得非常幼稚。这跟国外大学生完全独立自主还是有区别的。家长不仅给学生提供经济上的资助,还有责任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共同督促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如果说教育是一种投资,家长作为出资人,对学生一年来的“经营情况”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金融学院学工办主任、团总支书记彭艳红介绍,通过对完成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实施学业预警,实际上增加了对这些完成学业有潜在危机的学生的关注和再教育。也许,他们顺利毕业之时,就能理解学院老师的良苦用心了。

实 施
  学业预警不是处分,而是一种严肃的提醒。在金融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辅导员陈静介绍,每学期初,金融学院会进行一次学习成绩普查,依据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的成绩统计,对出现不及格课程(非全校公选课)现象的同学,学院将向学生和家长发放《学业预警通知书》。
  徐明春也特别指出:“学业预警通知书并不仅仅为了‘警示’,真正目的是希望受到预警的同学及时转变原来的学业行为,改善时间管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上,以便毕业时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书;我们也希望收到预警通知书的家长能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工作方面的表现,督促孩子纠正不好的学习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顺利走向社会,做家庭和社会的栋梁之材。”
  学业预警机制不只是向学生和家长提醒、告知因学习的不良情况会产生的危险后果,还包括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
  对于纳入“学业预警”体系的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学院采取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搭建了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三管齐下”的帮扶体系。在发出“学业预警”通知书后,学院会安排对应的兼职班主任与收到“学业预警”通知的同学谈话,要求他们分析自己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明确现阶段的学习目标。一些同学在班主任的关怀下,学习成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除了班主任外,辅导员也在“学业预警”帮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些同学在接到“学业预警”后仍没有明显的进步,辅导员会针对他们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每周和他们谈心,及时了解这些同学的学习、出勤情况,帮助他们重新树立信心。必要时辅导员还会与家长联系和沟通,双方共同努力促进学生的进步。对于取得进步的同学,辅导员会向他们发祝贺信。通过这样朴实、平和的交流,一部分后进同学重新拾起学习的兴趣。
  现在,学生干部也开始参与到“学业预警”中来。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学生干部对纳入“学业预警”机制的同学的到课率和自习情况进行监督。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还与“搭档”共同学习,从最基础的东西入手,帮助他们摆脱学习困境。2012级金融学的小张是学院学生会的学生干部、学生党员,获得过校一等奖学金。他班上的一位同学由于基础差、对专业学习不感兴趣,产生了厌学情绪,在大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时2门不及格。学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让他们结对子,在学习上和生活中关心他、帮助他。在小张的关心帮助下,这位同学成功解除了“学业预警”。在记者采访时,陈静老师恰好收到了一条发自成功解除“学业预警”学生发来的感谢短信。她情不自禁地向周围的辅导员“炫耀”起自己的“丰功伟绩”来,“这是我们最值得庆祝的事情!”

成 效
  作为一项针对帮助学业有困难同学的新举措,金融学院施行“学业预警”机制三年多来,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大部分收到过“学业预警”的同学能够在问题的萌芽阶段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及早端正学习态度,重新拾起对学业的兴趣和信心,不少人则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大部分收到学业预警通知书的学生家长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主动督促孩子加强学习,使学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2009级金融学专业的一位同学大一时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课程平均绩点只有1.28。在收到学业预警通知书后,该同学及时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刻苦学习,在大三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便拿到了3.51的平均绩点,从班级倒数第四名一跃成为班级第六名。
  通过实施学业预警机制,学院学生管理工作在规章制度的层面上,加快了从“事后处理”向“防患于未然”的转变,建立了学校、家庭、学生三方联动的信息沟通机制,也切实加强了对学生学业规划的关怀与指导。
  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只要出于爱心,带着责任,满怀关爱,就会得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更能够得到家长的认同。只要坚持,成效就能够充分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