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当代中国妇女理论研讨会在北大举办

2013-07-05     浏览(96)     (0)

北京举行了当代中国妇女理论研讨会,北大、厦大、中华女子学院三家基地联合主办,吸引多领域学者参加。研讨会强调妇女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学者们深入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并探讨了当代中国妇女理论的发展。





  本报讯 6月28日,“当代中国妇女理论研 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办。研讨会由 北京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厦门大学 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中华女子学院妇 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三校基地联合主办,北 大基地承办。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会原副委员长彭珮云出席会议并发言。北京大 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厦门大学副校长詹心丽、 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张李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 所所长谭琳出席开幕式并致词。开幕式由北京 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妇女/性别研 究与培训基地主任岳素兰主持。
  吴志攀说,北大是现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发 源地,在中国妇女觉醒、抗争、奋斗、自强的历史 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大妇女研究中心成立20多 年来在妇女研究相关领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学术引 领作用,今天的活动为北大、厦大和中华女子学院三 家学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厦门大学副校长詹 心丽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是与中国 革命、建设和改革同步发展的。面对当前中国转型时 期复杂的情势,当代中国妇女理论研究要以马克思 主义为指导,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具有中国特 色的妇女理论。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所长谭琳在致 辞中表示,近年来当代妇女问题研究多集中在现实 问题、法律政策层面,理论层面的研究还不够,由北 大、厦大、中华女子学院三个具有理论研究实力的单 位举办此次研讨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彭珮云在大会中做了重要发言,她谈了自己与 会的三点感想。她说,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学术界多 个领域的学者妇联系统以及党校的专家也广泛地参 与,说明妇女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并 为看到妇女理论研究能够取得如此丰富的成果感到 高兴;其次,她作为一个妇女工作者呼吁党政领导、 学术界、妇联和有关单位加强对妇女理论研究的重 视,并希望继续提高认识,完善工作,加大投入,做出 更好的成绩;最后她还介绍了2011年以来全国妇联 组织五个单位共同开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与实践”课题的相关情况,并希望有更多学者加入到 妇女理论的研究中来。
  在大会主题发言中,学者们深入阐述了自己的见解。作为特约嘉宾的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前副校长梁柱认为,妇女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一部分,经济独立是妇女人格独立的前提,要重视改革经济制度,同时还要致力于劳动妇女的解放。
  美国德儒大学亚洲中心主任柏棣教授提出,妇女研究曾有一个理论误区,即认为妇女解放就是妇女的解放,妇女问题就是妇女的问题,她认为妇女解放是人类的解放,妇女问题是社会问题。中华女子学院院长张李玺教授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构建中的六个关系。陈立文在总结发言中,从当代中国妇女运动中的问题、对西方女性主义思潮的介绍和扬弃、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表示当代中国妇女理论研究要回归和坚 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 指导地位。
  参加此次会议的50多位学者,主要来自北大、厦 大和中华女子学院三校,以及中国社科院、全国妇联 妇女研究所、广东省委党校、中国农业大学、广西大 学、西南大学、山东女子学院、西安培华女子学院、澳 门大学、美国德儒大学等单位。其中,28位学者提交 了研究论文,15位学者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他们 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出发,深入探讨了当代中国妇女 理论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理论形 成与发展的时代条件、理论依据、内涵与特点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以及与国外女性主 义理论比较等议题。 (何 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