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科技大学 - 《江苏科技大学报》

20万重奖“教学模范” 13项教学改革和激励政策拟订

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动真格不务虚

2014-01-15     浏览(69)     (0)
    本报讯(记者 谢凌燕) 1月14日,在学校第四届教学工作会议上,杨松林、陈红卫、韩文民、裴星洙4名教师被授予“教学模范”荣誉称号,共获得学校特设20万专项奖励。这是我校首次大手笔重奖专注教学、默默奉献的校园“人梯”。一起接受表彰的还有13名首届“教学模范提名奖”教师,以及一批教学改革和建设成绩突出集体与个人。当天,学校还印发13项教学改革和教学激励政策,鼓励广大教师安心教学不做庸师,全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徐子敏应邀出席会议。校党委书记王建华主持会议,校长王自力与会讲话,副校长景旭文宣读表彰奖励通报,副校长戴跃伟做《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教学工作新局面》专题报告,副校长王加友解读了“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修订等事项。船海学院教学副院长嵇春艳、电信学院教师陈红卫、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郭昭昭分别代表获奖集体和个人发言。
    目前,生源问题、就业问题已经成为高校面临的突出问题,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高校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无论是生源还是毕业生就业,都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息息相关。人才培养质量成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我校以为社会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学校为了让广大教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一方面选树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典型,一方面出台相关教学改革和激励政策,以典型力量引领教师树立正确育人观,以改革和激励措施引导教师潜心教学。
    首届“教学模范”评选活动,全校各专业5000余名毕业班学生参与并提名193位候选教师,许多长年辛勤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优秀教师从评选活动中得以涌现。4位获得“教学模范”称号教师,长年工作在本科教学一线,数十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在平凡的实际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们经过毕业班学生投票提名、各学院师生代表评审推荐、督导专家集体评议、校内公示等阶段筛选,在师德风范、学术水平、教学能力方面获得校内同仁、毕业学子高度认可,最终成为江科大首届重奖教师,每人奖金5万元。周宏根等13名“教学模范提名奖”教师每人也获得鼓励性奖励。今后,江科大将每两年评选一次“教学模范”,每次评选名额为5名左右,获奖人事迹和获奖情况记入本人档案,作为考核、聘任、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
    此次,学校还制定或修订了13个和学校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相关的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一线教学人员倾斜力度。这13项教学激励政策包括职称评审、教风建设、专业结构优化、教学质量合格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不准等多个内容。譬如在职称评审方面,新修订政策设立了优秀教学人员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强化职称评审环节对教学质量的考核,拓宽教学成果奖励的认定范围,放宽对省部级科研项目要求,畅通实验教学人员申报教师系列支撑渠道。又如在人事分配政策方面,新方案对一线教学人员的倾斜力度,体现在教学人员业绩津贴标准高于同级机关教辅人员乃至校领导,教学人员收入项目、办学效益奖励增多等方面。
    会议号召“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会议总结了近两年来全校教学工作。我校教学工作紧密围绕“卓越计划”、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三大举措有序展开。特别是在2013年度,学校将“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列在年度八项重点工作首位,各项任务得到系统推进、全面落实,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特别可喜的是学校先后获批国家级、省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一批试点专业,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还先后获得教育部和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会议通报表彰(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