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睹物生情 忆思历史

——记哈军工老校友汪浩参观 “校友文库”

作者:汪广雨  □2011134221    
2013-11-15     浏览(117)     (0)

校庆临近,哈军工老校友汪浩夫妇回到母校参观,参观校友文库时,汪浩看到自己军工时期编辑的老教材,回忆起编撰时的辛苦,并题词“睹物生情”等字表达对母校的祝福和敬意。





  编者按:校庆是一所大学的节日,无论是千余位军工老校友的寻根之旅,还是四千新兵岿然不动的力量展示,无论是一场场文化的艺术盛宴,还是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段记入校史的文化与学术繁华后,那些从历史中走来,又在书写今日、创造未来的人们,留给这座校园太多触动心弦的故事和值得反复回味的精神财富。我们愿意记录下这样的故事,也期待与我们有着同样感动的你分享这样的故事。
校庆临近,哈军工老校友、国防科技大学原政委汪浩夫妇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母校。8月28日上午,两位老者参观校园,新图书馆是其中一站。这一站,因“校友文库”而令人难忘。
  汪浩夫妇来到位于校图书馆三楼的“校友文库”,抬眼望去,原哈军工刘居英院长的题字“校友文库”让汪浩产生疑惑:“刘居英院长现在不是不题字了吗?”
  进入校友文库,汪浩在听过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校友文库序言的概略介绍后,又仔细地将序言重新阅读了一遍:“其意承军工一脉之遗风,陈师生之论著,以充馆内特藏书库,扬吾校学术之高踪,彰前贤励后学”。设有军工图书、院系著作、院士书柜、学位论文等多个展区的校友文库展现了我校校友学术成果和学术业绩。汪浩对校友文库的建设理念表示认同,肯定了校友文库的建设价值,对校友文库表现出很大的兴趣,沿着展区布置,一路慢慢走过,不时停下脚步,取下藏书认真翻阅。
  浏览了院士书柜后,汪浩走到了军工图书展区。当他看到自己军工时期编辑的一系列数学教材时,兴奋与激动之情溢于言表。83岁高龄的汪浩不停地翻弄着这些出版于 1962年和1964年的老教材,这些教材就是他自己家里都没有保留,使得他与这些书的这次“重逢”弥足珍贵。看到这些已经出版了50年的教材,汪浩想到了军工时期编撰这些教材时的辛苦。汪浩对随行人员和图书馆工作人员讲起了这些教材的故事。这些珍贵的教材在编撰的时候费尽了作者的心思,在来来回回校对了三次之后,学校还鼓励大家去发现书中的错误。每发现一处错误,就有特别奖励,有一个人发现了 6处,理所当然地拿到了 6个奖品。就是凭借这种“一个错别字都不许出”的认真劲儿,才能在各方面保证了哈军工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汪浩在每本自己编的教材上都签名留念。50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光阴的故事却还在继续。
  随后,汪浩应邀在校友文库留言簿上题词。他先是毫不犹豫地写下了“睹物生情”4个字,思考一下后又陆续写出了“忆思历史 承前启后 开拓前进”12个字。这是哈军工老校友对后来人的期盼,也是对母校校庆 60周年的祝福。铿锵有力的字把老校友的足迹留下,也带走了记忆。
  在宽敞的校友文库,当再一次看到老院长刘居英以 96岁高龄为“校友文库”所题的大字时,汪浩有些动情,娓娓讲述了当年与老院长亲切座谈时的情景。汪浩既十分敬重刘居英老院长,也敬佩其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在汪浩的讲述中,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对老院长为人处世的风格有了更多的了解。“我自己一个人和题字合影。”汪浩主动要求在题字前留影,仿佛和这些题字合影正如和刘居英院长本人合影一样。
  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回忆,汪浩在校友文库中驻留半个多小时,带来了 60年前的故事,也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老校友浓浓的学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