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曾恒一院士为我校2011计划推进工作 “把脉”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曾恒一院士在座谈会上对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建设提出建议,强调要抓住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机遇,加强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为我国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更大贡献。该中心是面向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协同创新中心。
本报讯(仲崇娜 记者 霍萍)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工程师、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曾恒一院士,10日在主楼8楼会议室与副校长夏桂华及相关负责人就学校 2011 计划相关推进工作进行座谈,并对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建设提出中肯建议。
夏桂华主持座谈会并简要介绍学校科研工作发展建设情况及2011计划工作进展情况。校长刘志刚在座谈会前会见了曾恒一院士。
我校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汇报了中心基本发展情况。深海工程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和水下智能机器人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要负责
人分别就优势学科和科研方向发展情况进行了介绍。
曾恒一院士对学校 2011 计划相关推进工作和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发展建设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他建议学校抓住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难得发展机遇,关注南海海域对海洋工程和高技术船舶方面的技术需求,充分发挥学校在船海领域的学科优势和科研实力,进一步加强同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对研究领域内共性关键技术、应用基础问题和战略问题开展持续、系统的研究,为行业与企业切实解决关键技术难题,作好科技支撑,为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由我校牵头组建的深海工程与高技术船舶协同创新中心是面向造船强国、海洋强国战略,依托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汇聚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等学科而组建的行业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中心围绕国家建设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战略需求,以提升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行业世界竞争力为使命,发挥高校在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人力资源及人才输送的优势与行业企业在产业和技术发展的主导地位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力争在十年内,将中心建设成为行业前瞻与共性技术研发基地、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转化平台、高端人才的培养摇篮和聚集高地以及国际交流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