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2013,我的收获我的幸福
这篇文章总结了师生员工在2013年的收获和幸福。其中包括了张远帆被农大报连载、王昭翔的成长、唐乐融的友谊与知识、卢旭红学会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缺点、唐娅芬感激这一年的人生重要时刻、陈家悦找到了文学挚友、唐春燕的幸福相伴和饶日晟成功实现保研愿望等。
时光荏苒,我们又站到了一年一度辞旧迎新的门槛上。回望2013年,对于咱中国人来说,是筑梦、追梦和实现梦想的一年。个人梦、农大梦、中国梦,美好的愿望带给人们美好的期待和奋发向上的动力,每一份收获带给人们的都是快乐和幸福。让我们在此分享部分师生员工的收获与幸福吧!
●人事处 张远帆:回首2013,我都有很多幸福、很多收获,最令人兴奋的莫过于我的“马里兰访学散记”被农大报连载。
大学期间,我曾是新闻中心的一名大学生记者,偶然会有短小的新闻报道见之于农大的报端,但自从入职后就很少动这方面的笔了,以纪实散文的形式发表文章于我是首次,连载更是不曾敢想的事情。
从美国访学回来,我想通过小故事把一些经历和感受写出来,农大报编辑部郑培爱老师不仅给予我热情鼓励,还指导我如何去写这类文章。真动其笔来,才知道这对于一个没有文字功底的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只好一遍遍地修改、逐字逐句地推敲,直至改到第五稿才被采用。
自从第一篇小文被刊后,就不断有人向我表示祝贺,柯校长也表扬我“写得不错”呢。
●水院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132班王昭翔:2013年,我成长了很多。还记得在高考的前三月,兄弟们并肩作战的情景,虽然很累,但真的很快乐;暑假,我们最后的相会,告别高中的我们,尽情地狂欢,那一夜,没有人清醒着;九月,我们各奔前程,来到了大学,带着那剪不断的羁绊,与些许憧憬。非常感谢北京,非常感谢大学,他让我认识了如此多的朋友,让我认识了如此多的学长学姐,也给了我如此多的机遇。
●人发学院 传播131唐乐融:在即将告别的2013年,我青葱的人生来到一个拐点:从高中来到了大学,也标志者我跨入了成年人的门槛。在新鲜的大学生活中,我收获了友谊与知识;在各类校园组织中,我学会了在集体中成长;在远离父母独自在外的日子里,我知道了要更加独立。
●生物学院 生工121班 卢旭红:大爱农大!我喜欢学校的一草一木,更喜欢这里善良、真诚的每一位老师和同学。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我生活充满了和收获,不仅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去认识和面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希望自己能够珍惜在大学里的每一天,不虚度美好时光。
●人发学院 英语131班 唐娅芬:2013年,我经历了高考,考入农大,来到我梦想中的北京。回想起高考后和同学、朋友、家人分别的时刻,好似还在昨天。来到农大的这几个月中,我见识了很多事情,也知晓了一些道理。我要感谢2013年,它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是我美好人生的开端。
●农学院 植物 134班 陈家悦:2013年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找到一群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挚友们。大爱挚友社,遇到你们是我的幸运!作为班级宣传委员,我学会了担当,学会了负责。
●农学院 植物123 唐春燕:2013开启了我的“奔三”之旅,在这依然青春的活力四射的年龄里,我收获了很多很多。一年多的相伴,让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遇到了我们5024寝室的小天使们。我们已经从室友到朋友,直至变得如同一家人一样和睦而温馨,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一串串快乐幸福的印记。
●信电学院 2010级饶日晟:2013年最让我感到幸福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成功实现保研的愿望,虽然这可能是一条艰辛道路的开始。
●水院水电121班 潘家翀:大一的时候收获跟社团有关,为了广交朋友,接触不一样的人和事,能更好地熟悉自己所处的环境,我先后加入了挚友社、阳光自行车协会和育蕾社。在挚友社里,我写过各种类型的文章,比如微豆瓣、新闻评说、抒情散文等,且有多篇发表在挚友报上,提升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在车协里,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由于经常参加协会里大大小小的户外骑行活动,我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伙伴,也学会了如何坚持;最有意义的是参加育蕾社的支教活动,我从小的理想就是教书育人,在帮助孩子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的同时,我与他们成为了好朋友,也让我有一种真实的成就感。
●动科学院 动物遗传学实验老师郭菲:第一次给学生上课,三尺讲台开启了我的教师生涯;初次担任班主任,在与同学的接触中我收获了真诚和友谊。我的这些重要的人生之缘,都结于2013年,我会珍惜这一切,努力争取做一个上课受学生欢迎、做班主任能走进学生心里的老师。
●外教 TiffanyBell:2013hasbeenayearofchangeandtransformation.ThisyearIgraduatedwithmyPH.D,andmovedtoChina.
●东区西点店工作人员 乐伟伟:我是来自江西上饶90后女孩,今年是我开心的一年,因为8月26日开始到农大工作了。每天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我都在西点店忙碌,虽然挺辛苦,但我很享受现在的生活状态。我喜欢和学生们聊天,觉得好像自己在读书。
●东区学生公寓二食堂冷饮厅 霍玉娟:2013是忙忙碌碌的一年,最欣慰的是小儿子一点点长大,在幼儿园里学会了和小朋友分享,变得越来越懂事。虽然我每天过着重复的生活,工作也很忙碌,但我感到很快乐和幸福,我觉得人活着就要好好劳动,自己选的工作就要努力去做好。
●新闻中心 郑培爱 爬格子的人最大的快乐和收获,当属自己一个字一个字“爬”出来的东西有人看、有人喜欢。盘点2013,有一件不大的事儿却让我特别开心。
11月25日农大报的第一版刊登了通讯《老校长陈章良做客名家论坛》,在师生中引发很大反响。几天里,常有师生来编辑部索要这张报纸,而且评论纷纷,这可是近年来非常少见的现象。有老师说文章写得简练、生动而全面,弥补了他们没有去现场的遗憾;有老师说感谢文章让他了解了陈校长的近况和两任校长相处的情况;还有老师直接夸赞:“艾子又回来了!宝刀不老。”
●学工部 饶晓盼:2013年在不经意间即将逝去,回首这一年,许多事情值得铭记。5月的和煦春日,以伴郎身份见证了我的大龄表姐披上婚纱的幸福瞬间,忽然懂得,幸福的到来既是缘分,也值得等待; 6月的炎炎夏日,我送走了我的学生,看到他们穿上学位服,佩戴学士帽的瞬间,心里满是激动和不舍;9月的绿色秋日,入职工作满一年的日子,迎来了2013年的新生,开启了新一轮的资助工作,开始适应和掌握具体的工作,尝试在不同层面努力创新,有失败更有收获;12月寂寥冬日,坐在办公室梳理着2013年的往事,谋划2014年个人的最低目标:继续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做好雪中送炭人。
(贾珂 贾舒吉吉 陈亦君 唐尔融刘铮 艾子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