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科技前沿
彭彦昆教授科研团队研发肉制品无损检测仪器
光谱扫描,1秒钟测出肉质好坏
王大妈对猪肉进行无损检测,发现外表光鲜的猪肉实际上已变质。工学院彭彦昆教授介绍了团队开发的肉品检测装置及其功能,该技术通过不同物质成分的光谱特征波长进行检测,整个过程不到1秒钟,可检测包括新鲜度、细菌总数、含水量、pH值等在内的各种指标。团队还开发了果蔬农药残留快速实时检测等系列装置。
本报讯 面对一块色泽新鲜的猪肉,做了几十年家庭主妇的王大妈摸了摸,闻了闻,自信地说,这块肉没什么问题。
工作人员迅速手持检测探头对一整块肉进行光谱扫描,检测装置在1秒钟内通过成像和分析,得出的数据显示这是一块外表光鲜实则变质的猪肉,检测结果让王大妈大吃一惊:“啥玩意儿这么神奇?”
近期,在“2013年全国包装与食品工程农产品加工学术年会”上,工学院的彭彦昆教授作了一个报告——“在农产品/食品加工和包装产业链中的品质安全无损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详细介绍了其团队开发的肉品检测装置及其功能,引起了众多专家、企业的兴趣和关注。让王大妈感到神奇的正是该技术。
对农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既保障着百姓日常饮食健康,也影响着农畜产品进出口贸易。对于这一类型的质量安全检测,传统的方法是进行破坏性检测,将待测肉食品分割后才可以对其内部状况进行检测和分辨。而无损检测则不需要对待测品破坏便可以对其进行检测。这一技术的原理,是通过不同的物质成分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波长,特征波长处的反射光谱强度能反映物质成分的含量进行检测工作,一般用可见光、近红外光源等照射被检测物质后,再通过光谱解析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就可自动算出结果。这一技术不仅可以不对被测物质产生破坏,其检测速度也很快,整个过程一般不到1秒钟,而采用传统破坏性检测,其时长一般长达几小时甚至几天。
彭彦昆教授在其实验室对这一肉制品无损检测仪器进行了实际操作。他使用该仪器对一块牛肉进行简单地照射后,分析仪就得出了包括新鲜度、细菌总数、含水量、 pH值、色泽以及其他品质安全指标等的各种数据,无论这块牛肉是过期的、被污染的、注水的、还是不符合食用标准的,都能被检测出来。同时,由于检测原理和方法近似,彭彦昆带领团队还开发了果蔬农药残留快速实时检测、水果品质在线分选、猪肉品质安全多指标同时自动在线无损检测等10套系列装置。
据悉,肉类无损检测装置分为在线式和手持便携式。前者可用于大型家畜屠宰厂、肉品加工厂、肉品包装和配送企业等。后者可用于小型肉品加工企业、肉品商场、饭店、肉品监管部门等。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