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简介:
黄佳沁,女,1990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2009级本科生。曾获国家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黎明奖学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年度特别嘉奖,校“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实践先锋”等荣誉称号。进入南航,她明白了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在航空这条道路上披荆斩棘的利剑,所以4年来,她一直追寻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自信是她越过坎坷的动力,坚韧的意志让她收获了好成绩。
她扎着一个马尾辫,戴着厚厚玻璃片的眼睛,瘦瘦的身材仿佛风一吹就会倒。初见时,记者认为她是一个柔弱的女生,但在短短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这位女生将她的故事娓娓道来,让记者充分感受到了她内心的那股韧劲儿和人格魅力。她在低潮中,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奋起直追;她在疑虑中,没有得过且过,而是追问到底;她在困难前,没有止步不前,而是积极解决。她,就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的黄佳沁。
我的“耐克型幸福指数”
黄佳沁总结自己大学四年是“耐克型曲线”,有低潮也有巅峰,在低谷中总结经验,才能慢慢攀登顶峰,相比于一帆风顺,黄佳沁表示很感激自己可以有这样的经历,可以收获到一定的经验。
大一,黄佳沁是“没心没肺”的,做事不考虑后果,有的只是满腔的热情和对美好大学生活的幻想。对于“入党”“考研”这些问题也总是左耳进右耳出,从来不在脑子中停留半刻。每天按部就班地上课学习,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自己的专业课成绩竟然排名第一,可以说大一的生活,黄佳沁是快乐而无忧的。
由于大一的第一名,让黄佳沁莫名背上了思想包袱。同时,自己又进了强化班,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是强者中的强者,班级又实行的是滚动机制,如果落后则会被淘汰。无形中,她给自己戴上了枷锁,压力犹如一座大山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那时的她,觉得自己就像 “井底之蛙”———以为成绩就是全世界,而忽略其他重要的事情。每天机械地学习,晚自习上到10点多才离开,明知道自己不想学,却怎么也停不下来。这样的状态让黄佳沁很是苦恼,每天努力啃书也只是自我的心理安慰,其实真正学到的知识却是少之又少。果真,大二上的成绩不如人意,达到“耐克曲线”的最低谷。
但是,她并没有因此而沉沦下去,黄佳沁笑称:“以前考第一就会想,我一定要考好,不能太丢脸,等到自己真正考差的时候,也就释然了,心想都已经这么差了,还能再差到哪去!”抱着这样的心态,黄佳沁不再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也不再逼迫自己每晚都去自习室,自我调整学会放松,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由于自己的慢慢调整,耐克曲线慢慢地回升,幸福指数也在不断增加。
我的航空梦我奋斗因为热爱,让黄佳沁怀揣着一个航空梦。黄佳沁表示自己在大三的下厂实习学到了很多,真正体会到奉献的含义,航空梦也是在那时开始萌芽。在那儿,她遇到了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师傅———一名普通的航空发动机试车间工人。常年的超负荷工作让他积劳成疾,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就在黄佳沁他们刚去实习的前段时间,老师傅做了一个大手术,在心脏内架了好几个支架,医生嘱咐他要多休息,不能再去工作了,可是倔强的老人毅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老人告诉学生们自己特别爱这份工作,也放不下这份工作,以后你们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希望。听了老人的话,黄佳沁深有感触,她觉得老人就像蜡烛为人照明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中国的航空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在自己的心目中,老人就是一个标杆,是自己的榜样。
在参观车间的时候,黄佳沁发现有的铸造车间环境非常的恶劣,不仅气味难闻,而且很热。对比老师在课堂上播放的国外整个加工生产流水线的视频,黄佳沁感到国内的技术与国外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深深刺痛了她的心,她在心中暗暗希冀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中国技术落后的现状。
实习的时候,厂里的工作人员都会跟学生讲一些比较实在的现状———我们国家航空发动机面临重重困难、许多发动机都是模仿国外,缺少创新,上级因怕出纰漏而不敢批准创新方案......这些现状犹如一块块石头阻碍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进步,也沉重地压在黄佳沁的心中,但她仍相信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一定可以创造出更辉煌的明天,中国人的飞机终有一天会拥有一颗真正的“中国心”。
为着这个梦想,黄佳沁在大三下学期进入了教研室,跟着老师做了不少科研。在2012年5月份,黄佳沁就在做关于涡桨发动机建模及控制规律的研究。原来是有一个基础的螺旋桨基础模型———前面一个螺旋桨加上后面一个发动机模型。但是这个模型的精度不是很精确,就需要改善模型的精度。黄佳沁表示建立模型很简单,但是改进就会很困难,因为很难发现其中的一些细小的问题。当时,黄佳沁就是差一组数据,但是如何得到这组数据,让她伤透了脑筋。研究所一般是不会提供具体的数据,网上的数据又不是准确的数据,只是在一种飞行速度下得到的数据,而她需要很多种情况下,才能得出的更精确的数据。
刚开始,黄佳沁坦言自己也是什么都不知道,她发现做科研跟本科学习有很大的区别:老师不会跟你说怎么做,必须自己从书籍文献中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之前的学习都是老师直接告诉你你要去学什么,你应该怎么做。有一两个月她都是在烦躁的情绪中度过的,每天都一直在想如何改进模型。一个月里她什么都没有做出来,不停地把程序C++电脑程序反过来倒过去看,也看不出什么问题。后来,她请教了一位师兄,师兄帮她慢慢理清思路,让她多看一些资料文献。刚开始看文献很难,很多英语单词着实让她抓狂,但是她逼着自己耐着性子看,在看懂了一部外文文献后,她发现这一类的文献她都可以轻松地理解。文献看了许多,也参考了许多方法,但是这一组数据仍然无法解决。
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她听了一位学长的演讲,发现学长所提到的软件可以帮助自己计算数据。于是,她向学长请教如何使用软件,为了使数据更加精确,考虑情况更加周到,黄佳沁算了七八组情况,用了好几台电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算出这些数据。成功后的成就感完全扫清了困难时的无助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黄佳沁表示她的航空路仍在努力前行,她立志要做一名合格的航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