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以人为本以病为师

———记体育学院运动医学副教授袁慎强

作者:朱允振  王俊俊  徐长修张晓琼    
2013-12-24     浏览(89)     (0)

  近日,随着体育学院 “运动康复实训中心”正式成立,提出成立此中心的运动医学副教授袁慎强也渐渐被同学们知晓,多年以来,他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场所,并无偿将自己的推拿技术传授给每一位感兴趣的大学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同时,运动康复实训中心的成立,也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了一个学习和康复平台。
  学医之路勤奋钻研袁慎强自幼研文习武,学医求道,对中医推拿正骨有浓厚兴趣。1983年,袁老师顺利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在校四年间,除认真学习运动医学课程外,业余时间他还到山东中医药大学去学习推拿按摩,为后来深入研究运动医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教学之余,他开办康复推拿门诊,至今近30年,治愈了大量颈肩腰腿痛及各种软组织损伤的病人。在对大量运动损伤疾病的诊疗过程中,他还自主创立并完善了以 “武医结合、中西结合、炼养结合、医患结合、动静结合”为特色的整体治疗法。
  严谨教学注重实践作为一名教师,袁慎强严谨教学、注重实践的作风也被学生们广为赞扬。从多年前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袁慎强就开始了严谨的教学生涯。 “我会把自己所会的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学生,使每位学生都有真本事”,袁慎强说道。课堂上,袁慎强也有自己的 “style”。他会根据课堂的内容、听课的对象、上课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探讨式、合作研究式、自学式以及讲授式等。袁慎强常说,“敢于质疑是专业有成最好的良师。”他认为,课本上的知识是前人总结的,他们的总结也并非都是对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勇于质疑。他时常教导学生,不要因害怕自己说错或遭到别人笑话而不敢提出质疑,事实上,敢于质疑权威本身就让人尊敬。
  在运动康复专业学生成绩考核阶段,袁慎强也有一套自己的考核方式,他会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在他身上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学生的康复手法掌握程度,这不仅是对学生进行量化的一个标准,也是促进他们不断进步的动力。
  医学经典传承文化针灸、推拿按摩,作为我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医学文化,袁慎强更是对其有着独特的感情。“对于我国传统医学文化,现在很少有人能够静下心来深入研究。随着西方医学的快速发展,很多人开始渐渐地接受西方医学文化,反而对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变得淡漠,像针灸、推拿按摩等一些保健手法,更是被很多人看做是偏门医学。”袁慎强说道。他希望学生们能通过学习推拿按摩技术,了解中医的博大精深,发扬祖国医学文化,学会中西方文化的结合。
  有人问怎样学好推拿按摩这门课程,袁慎强用“以人为本,以病为师”八个字回答。他说,首先,推拿按摩是作用于人体的保健方法,要想学好推拿按摩,就要清晰地了解人体构造,记准每个穴位以及它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病人解决问题。其次,实践是最重要的。反复练习,持之以恒,帮人按摩的多了,一摸就知道哪里有问题了,这样,就离成功近了一大步。再者,推拿按摩不能止步不前,要学习别人的精华,摒弃其糟糠,创造属于自己的推拿按摩技能,这才是真正的成功,也就是真正学好了推拿按摩这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