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飞行学院报》
学校拟携手CFM升级发动机中心
本报讯(雷凌航报道)11月12日,来自中法两国经贸界、民航界的30余位嘉宾共同见证,学校与CFM国际公司签署《发动机中心持续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出资,升级航空发动机维修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硬件设施,推动中国民航机务人才培养与世界领先水平保持同步。作为中国民航国际合作的典范,以中心为平台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体系成为了学校新的核心竞争力。
民航局人教司培训教育处处长赵洪海、法国驻成都总领事奥利维·维舍、CFM国际公司总裁让·保罗·埃邦加、学校校长郑孝雍出席签字仪式并致辞,民航川监局副局长陈波、中航材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荚长斌、法国斯奈克玛中国事务总经理蓝宏施,以及中法两国航空领域代表、川内各航空公司机务工程负责人等参加仪式。学校副校长张泽龙主持仪式。
据了解,作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培训机构,建址于飞行学院校内的发动机维修中心在中国民航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狠抓培训质量与服务水平,建立起特点鲜明的竞争优势。自1996年成立至今,中心已为国内各航空公司及周边国家、地区,培训发动机维修专业技术人员1万1千余名,成为中国民航国际合作的典范。
飞行学院与CFM国际公司此次共促持续发展战略,旨在落实双方第23届董事会关于更新中心基础设施的决议。待项目完工后,CFM公司将引入三台利普1(LEAP1)发动机,以满足国产C919大飞机项目的维修培训需求。学校校长郑孝雍介绍说。
近年来,随着国内民航机队规模的迅速壮大,机务人员短缺、维修水平滞后的现象日趋严重。基于培养具备国际水准专业人才的发展定位,中心不断更新设施设备、充实教学师资,培养、输送的航空发动机维修人员已经在中国民航机务人才队伍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为全行业搭建了交流、沟通的平台。民航局人教司培训教育处处长赵洪海和CFM国际公司总裁让·保罗·埃邦加肯定了中心对民航合作与机务队伍建设的积极贡献。
郑孝雍和让·保罗·埃邦加分别代表校企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互赠纪念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