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校报》

徐冰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
在伦敦V&A美术馆展出

2013-12-19     浏览(97)     (0)

徐冰最新装置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在伦敦V&A美术馆展出,作品融合了中国山石、陶瓷等元素,展现了一个可居可游的微缩景观,吸引了很多观众,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展览将持续至3月2日。

  历时近20天的安装,11月2日,副院长徐冰的最新装置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在伦敦V&A美术馆的John Madejski Garden展出。
 

《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是徐冰近年来最具挑战性的装置作品之一。该作品采用中国山石和陶瓷作为主要创作媒材。这些山石是从中国各地千挑万选来的扁平形状的山石,其特色和排列方式使人联想和对位于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不同典型风格。在山石搭建的山水意境之中,几百件特别烧制的陶房、用具组成各式各样的生活村落,陶房内通过特制的LCD微型屏幕播放的动画表现出房内人们的活动。艺术家利用这些山石、陶房、人造烟雾和自然植物,制造出一个看似可居可游的微缩景观,然而实际上却是无法进入的,使这件作品介于二维绘画与三维现实之间。观众仔细看会发现,陶房的造型也是被“菱形化”了的,有机地溶入“二维半”的概念中。
  

作为全球著名的艺术和设计博物馆,V&A美术馆成立于1852年,其中庭花园John Madejski Garden是到V&A美术馆参观的必经之地。展览一开幕便吸引了很多观众,尤其受到孩子们的喜欢,徐冰说,“这是因为孩子离桃花源的理想最近。”他表示,这件作品与他之前的代表作《芥子园山水卷》、《背后的故事》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特殊方面有内在的联系,并与他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创作的一系列木刻作品中所表达的崇尚自然、淳朴的情感相连接。
  

配合装置作品,同时在V&A美术馆的中国馆还展出了徐冰的大幅新英文书法作品《桃花源记》,及装置作品创作过程的手稿和草图。徐冰在这幅大型的英文方块字书法题记中写道,“每当我读这篇诗序,都有新的启发。这个故事的结尾,渔人想回到桃花源却无法找到入口,带有很深的寓意,人类一直在追求理想的生活世界,但这世界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看来真正的理想世界只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之中,或者像孩子们搭积木般的活动中。”
   

展览将展至2014年3月2日。

元媛/文  徐冰工作室/图

11月2日,徐冰的最新装置作品《桃花源的理想一定要实现》在伦敦V&A美术馆展出

展览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