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华”从何而来?为何叫“华人”、“华裔”、“华族”、“华夏”?西安培华学院的“华”,远古是什么意思?这就要追溯到八千年前的华夏。
秦岭终南山中的山谷和山北面的平原地带,如西安市临潼区、蓝田县、长安县(包括我校所处的神禾原一带)、雁塔区、户县、周至县等地,远古称为终南山下,这里是中华民族祖先华夏族活动并发祥的地方。
据历史记载和学者研究,在5000年以前,我国有三大部落集团,一个是华夏集团,一个是东夷集团,一个是三苗部落集团。而由华夏集团为主导,统一并同化了另外两个部落集团,所以中国人自称华夏子孙。
根据考古研究,中国大约在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或晚期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初级阶段,而在距今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开始繁荣。到距今6000年以前,母系氏族公社发展到她的鼎盛时期,并向父系氏族过渡。氏族聚居形成聚落,又衍生出新的氏族,组成胞族,联合成部落。各个氏族部落都有自己图腾标记。图腾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史的第一篇章。图腾(totem)一词是北美印第安人奥日贝部落语言的译音,表示一个氏族,它的第一代先祖曾是与某一动物、植物或自然物交感后生下的子孙,繁衍兴旺,逐渐形成氏族。这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物,就是该氏族的图腾,也即祖原神,它的形象便是该氏族祖灵的形象,也就是图腾神。
据徐旭生先生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和《陕西五千年》等文献研究,秦岭终南山在古代通称华山,秦岭东端的华山名称一直延续使用到今天,秦岭南的汉水古代称夏水。《禹贡》说:“华阳、黑水惟雍州。”这里说的华阳,指秦岭(华山)以南地区,就是说梁州和雍州以秦岭为界。直到今天秦岭一带还有许多地名与华有关,如华阳、华阳川、华阳镇、华县、华阳、少华山、青华山、翠华山等地名。徐旭生认为华夏起源于秦岭一带。章太炎先生为人华夏族依华山而居,故其国土曰“华”。华字繁体为華,《说文解字》:华在“ ”部,“ ,草木荣也。”“華,俗作花。”《康熙字典》:“華,又与花同。”《尔雅*释草》:“華,荂也。”荂为花。《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小雅》:“裳裳者华。”华皆指花。天赋神州,自然条件优越,天赐我的祖先有一个百花争艳,鲜花盛开的国土。古代秦岭关中一带,气候温暖湿润,一年四季鲜花盛开。直到后世《诗经》仍赞美终南山。《诗经*秦风》:“终南何有,有条(山楸树)有梅(梅树)。君子至止,锦衣狐裘……终南何有,有纪(杞)有堂(棠), 君子至止,黻衣绣裳。”《诗经*小雅*节南山》:“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诗经*小雅*信南山》:“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中华祖先华夏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他们认为花象征着美好和繁荣,象征着子孙繁衍。于是就以花为图腾。花的象形字是华,称华族。华在古代也读夏,夏用华字,以后才创造出夏字,也称华夏。
华夏族原有伟大的祖先太一真人。真人即道家认为得道成仙成神之人。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里说的就是真人,真人即达到绝对自由的仙人、神人。宋,魏野诗:“寻真误入蓬莱岛,春风不动松花老。”(《寻隐者不遇》)。寻真就是寻真人。华夏族原居住于终南山一带,他们认为自己祖先太一真人在终南山一带活动,所以将终南山中部的山命名叫太乙山。汉代在太乙山建太乙真人庙,即太乙宫。
华夏族认为自己的祖先是天地宇宙中最伟大的神,其精神就是天帝,也就是太一神。《汉书*王莽传》:“《紫阁图》曰:‘太一、黄帝皆(成)仙上天,张乐昆仑虔山上。’”太一、黄帝都是华夏族的伟大人物,他们成仙上天,成了天神。《广黄帝本行纪》:黄帝“修封禅礼毕,乃采首山铜,铸鼎象物。鼎成,以象太一于雍州,其鼎知凶知吉,知存知亡,能轻能重,能息能行。”“黄帝于是祭天圆丘,将求至道。”黄帝祭天圆丘,就是在天坛祭祀天神太一,太一比黄帝更伟大。
后来,华夏族主要活动区域在秦岭下的渭河平原即关中地区,到晋西南汾河谷地、豫西一带。华夏族认为自己在天下中央,叫中华、中夏,而将西边少数民族叫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中华一词一直延续下来,且极具包容性,包含了许多少数民族。
8000年前到12000年前,华夏族居住在终南山下,以花为图腾,自称华族、夏族。7000年前,华夏族的一支华胥氏部落居住在蓝田一带,至今蓝田县遗留华胥乡镇名。6000年前,华胥氏母系氏族首领华胥氏生下了女娲和伏羲,他们在骊山一带活动。5000年前华夏族出了炎帝,黄帝这样的伟大首领,黄帝统一天下,华夏子孙也称黄帝子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