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 - 《南京医科大学报》
肾移植手术在线直播 中美双方越洋互动
作者:陈思宇,蔡心轶
本报讯报道了母女肾移植手术直播,500名师生观看,手术过程涉及泌尿外科、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免疫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知识。一附院每年也能做100多台这种手术,但这样看直播并且跨洋互动是第一次。
该文章字数要求较长,且信息较多,下面为您抽取其中一些关键信息:
这篇文章介绍了在医学中心进行的一次母女肾移植手术,同时连线500名师生观看手术直播,其中涉及到泌尿外科、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免疫学等医学知识。文中也提到,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手术直播,更是通过手术案例展示了临床思维的重要性,并引起了观众的思考。同时,文章也提到好的课程是“演”出来的,引人入胜,也引人思考。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想进一步了解文章内容,可以阅读原文。
本报讯 “肾脏是移植到患者髂窝里的,也就是大腿根。”10月8日晚10点,伴着一附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居小兵的解说,屏幕上的母女完成了生命传递———36岁的女儿将左肾捐给64岁的母亲。这是美国圣巴拿巴医学中心、江苏省科协及我校联办的 “中美科技连线—肾移植手术直播”,500名师生连线观看,大家边听专家讲述手术室故事、边看肾的“历险记”,津津有味。
晚7时,圣巴拿巴医学中心手术室里,肾脏和胰腺移植手术科主任盖夫纳开始手术。“手术有三步,取肾、修肾、移植。”居小兵一边普及肾移植知识,边适时播报手术动态。
“现在正在游离肾脏,就是切断它与身体的联系。”捐肾者肚子上有个小切口,腹腔镜视频下,超声刀正在忙碌,切断肾脏周围的结缔组织;钛夹把血管夹住,血管钳将其剪断……一小时后,手术器械在捐肾者体内释放出一个口袋,套住肾脏。随着最粗的动脉血管被剪断———肾脏与捐献者最后的联系也切断了。
医生稍稍扩张腹腔镜切口,拎住袋口用力一提,肾脏就被完整地取了出来,直播现场掌声一片。“不可思议,居然是这样做的。”
肾取出后,要释放出血液,注入特殊灌注液,并放入盛满冰块的盘中迅速降温,降低新陈代谢以保持活性。很快,鲜红的肾脏变得花白。“这是0~4℃的无菌环境,保存时间可达24小时”。
镜头切换到受移植者的髂窝,已被切开。居小兵说,髂窝附近血管条件好,更易让肾脏和患者身体吻合,术后易排查问题。如果放原位,则难移植、难观察、难处理并发症。
患者的髂静脉血管侧壁上被切开了个口子,医生将肾脏的静脉与之对接缝合,随后按同样方法将肾动脉与髂内动脉吻合,最后连接输尿管,直至完成移植手术。乐观估计,这个肾可在她体内工作20到25年。”
“如何避免排异反应?”“取左肾还是右肾?谁决定?”“脑死亡者是否能取肾?”“怎么解决缺血再灌注损伤?”“我国肾移植现状如何?”现场同学问题不断,问题范围也不限于泌尿外科,还涉及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免疫学、伦理学、卫生法学等。美国的专家们边做手术边接招。
“一附院每年也能做100多台这种手术,但这样看直播并且跨洋互动是第一次,很震撼,也很感动。”担任现场主持的吴方恬同学说:“从活生生的病例去寻找治疗的方案,用临床思维去想问题,这与学习书本知识是逆向的,感觉完全不同。”
“好的课程是‘演’出来的,引人入胜,也引人思考。”教务处处长高兴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