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理工大学 - 《山东理工大学报》

电气学院大力推进
科技创新项目建设

2013-10-16     浏览(58)     (0)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建立了多元化的实践教育平台,取得丰硕成果。学院通过分层教育模式、课外科技活动等措施,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实践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兴趣爱好驱动科技育人。同时加强硬件建设,提供开展科技创新的条件。


  本报讯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建设,构思系统化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育平台,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扩展第二课堂,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两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等大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1人次,省级奖励67人次。指导学生发表论文4篇,获发明专利4项;学院电子爱好者协会于2012年5月荣获“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荣誉称号。
  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提供开展科技创新的保障。该院领导高度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多次召开会议,总体安排部署,确立 “以全国性科技竞赛为龙头,以创新研究项目为载体,以社团课外活动为补充”的工作规划,细化科技项目的目标任务,明确指导老师的具体分工。为确保制度保障、规范统一管理,专门制定了《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管理条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活动规定》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活动培训方案、选拔制度、工作制度。
  完善队伍,搭建平台,提供开展科技创新的条件。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组织管理由一支24名教师组成的队伍专门负责,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讲师7人,高级实验师1人,实验师2人。学院定期派出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指导工作质量。同时加强硬件建设,切实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硬性支撑。学院在全面开放所有实验室的基础上,继续开辟电子竞赛实验室、飞思卡尔小车竞赛实验室等作为科技创新活动专用基地。此外,创新实践基地的推进为大学生学术科技活动提供了支持和帮助:电工电子实验中心下设的电工、模电、数电等基础实验室专门为学生设计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引导学生夯实科技创新入门基础;电气信息实验中心下设单片机、嵌入式、DSP等专业实验室则为学生勇攀科学高峰提供技术支持;电工电子实训中心下设大学生创新、SMT、线路板制作实验室更是学生们亲手实践的理想乐园。
  分层引导,营造氛围,提供开展科技创新的环境。实行“一年级涉猎培养兴趣,二年级实践锻炼能力,高年级集训面向竞赛”的分层教育模式,以科研竞赛为出口,通过课外科技社团举办师生座谈会、单片机原理讲座、无线电知识培训等课外科技活动,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实践的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兴趣爱好驱动科技育人。学院自主举办的电子组装设计大赛、无线电测向大赛、单片机设计竞赛、智能车大赛等面向全校的科技竞赛,不仅激发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兴趣、提供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更为全国性科研竞赛选拔了人才,积累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宋来栋 于国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