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园“最炫民族风”
“喜欢这片大海,所以来到了这里。”人文学院的钟晓容笑着说,“我期待着生活在这里的每一天。”这个带着红色框架眼镜的小姑娘,是福建畲族人。
“妈妈是畲族人,所以我自然而然成为美丽的大畲族人民啦。”畲族是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居住在福建、浙江一带山区。福建宁德地区是畲族的居住区,“我们离宁德有点远,是散居的畲族人,但那些属于畲族的文化一直在。”钟晓容说。
来自药学院的施佩君也是少数民族,她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谈起自己的哈尼族,施佩君似乎有说不尽的话,“哈尼族现在依然有自己特有的服装,特有的哈尼语言和哈尼文字。我们有一项十月年的传统,到农历十月的时候,我们就会摆长街宴,还申报了世界上摆宴席最长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与钟晓容相同的是,施佩君也喜欢烟台的大海,“明天要去北校好好在海边玩一玩,期待了很久呢。”
据了解,烟台大学今年共录入了东乡族、布依族、柯尔克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的新生。
烟园“极地”秀
看到“极地”也许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南北两极。这儿的极地说的可是中国极南、极北的两个地方,有两位新生便是从“极地”而来。
提起漠河,大家都比较熟悉,它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北方。而黑河,可能人们就不是那么了解它了,事实上他们之间差不了“几步”。今年,烟台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迎来了家在黑河的新生吴凤娇。初来山东的东北妹子对这里充满了好奇与热爱,“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喜欢这里的树,因为我们那里一年四季只有松树,都有视觉疲劳了!”在聊天中,我们了解到这个朴实的姑娘喜欢看书,一来学校就去参观了烟台大学逸夫图书馆,对经济类的书十分感兴趣。对于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她做出了伟大的规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相比黑河的冰天雪地,位于热带气候区的海南确是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冬季漫天飘雪对他们而言只是一个“传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张齐梁便是来自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的一位新生,与其他想来看海的新生不同,他更想体会一下北方的冬天。“我从来没有体验过冬季零度以下的天气,也从来没见过下雪,很想亲眼看看下雪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来到学校快一个星期了,张齐梁最大的感受就是北方的饭比较咸,这让吃惯了清淡口味的他有点不太适应。不过对他来说这都不算什么问题,他最关心的还是跟自己专业有关的许多事情。在开学前,张齐梁就已经通过网络认识了很多同专业的朋友,并了解到学校里有计算机网络协会,这使他十分感兴趣,在军训午休期间他还特地去计算机网络协会了解情况。张齐梁说:“我想加入这个协会,我觉得在这个协会里会让我学到很多东西。”
稀奇姓氏聚烟园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是我们从小熟读的《百家姓》,就连三岁的孩子也可以背上几句。不过,你听说过“公”“母”这般对称的姓氏吗?在今年的新生中,就有不少稀奇古怪的姓氏,让众多老生新生直呼“长见识了啊”。
来自法学131-2班的母天潦一进宿舍引来了舍友对其姓氏的兴趣,母天潦的舍友惊奇地说道,“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姓氏,连听说都没有呢。”
问及这一稀奇的姓氏,母天潦告诉记者,“我们家祖上是从外省迁到贵州的,所以现在我们住的地方有很多姓母的,算是一个小的聚居地了。”在母天潦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母”这一姓氏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并且在当地也出过如母重光等不少的历史名人。
很多人都会开玩笑的问道:“有了‘母’这一姓氏了,是不是也该有‘公’这一姓氏呢?”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同样是在法学院,法合一班的公颖同母天潦一样,成为了同学之间围绕的对象。
“刚来到学校,就听说另一个班有一位姓‘母’的同学,虽然很巧,但是被舍友调侃了好一会呢!”公颖说,“其实很多同学在自我介绍之后都会认为我的姓氏是宫殿的‘宫’,要仔细解释一遍大家才会明白这个特别的姓氏。”
“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还真是很多呢,可以小小地研究一下《百家姓》,省的出去碰到新朋友因为姓氏的问题闹笑话。”现在已经大二的老生许梦雪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文/李慧 刘婷钰 王莹 图/李慧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