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播种希望,收获梦想

新生代表张逸茗在本科生开学典礼上的发言

2013-09-10     浏览(66)     (0)

本文描述了新生刚到北京农大的感受,强调了学校的关怀和温暖,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承诺。作者认为农大是一个有情有义、有爱有温度的地方,激励学生积极努力奋斗,为实现人生理想和信念不断努力。





  初秋的北京,天高云淡,微风习习,引人心驰;美丽的农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令人神往。刚到北京,来自农大的关怀和照顾就扑面而来。学长们自愿牺牲暑假休息时间为我们接站指路、不辞辛苦地搬运行李,让初来乍到的我们顿时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辅导员老师一次次走进宿舍,来到我们身边嘘寒问暖,让我们感觉到朋友般的亲切。我们体会到了农大是有情有义、有爱有温度的地方,我们为能够拥有如此美好的家感到幸福。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新生向所有关心照顾我们的领导、老师、师兄师姐们道一声:谢谢!你们的悉心关爱,我们谨记于心,我们一定会尽快融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将这份爱珍藏、传承、发扬光大!
  有人问我:为什么义无反顾地选择农大?我说,我欣赏她朴实无华、求实创新的风格;我喜爱“农科大学”老校门所代表的厚重的历史;我钦佩农大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社会情怀,我更向往生科楼实验室彻夜不眠的灯光。我深信,农大是哺育我们成长成才的基地,我们的确来对了地方。
  当然,再好的环境和条件都不能保证我们成才,还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奋斗。我也曾有过上大学后先喘口气、歇一歇的想法,因为高中三年确实有点辛苦。但转念一想,大学决不是我们的休息驿站,要想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而变得有所不同,更需我们不懈拼搏,奋力进取!
  我非常喜欢一句大气、豪迈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它与农大“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不谋而合。心怀天下的胸襟与抱负,先忧后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每个农大人不断努力的方向,我相信这些理想和信念将会引领我们克服求学路上的无数艰难险阻。
  很多人说:大学四年是人生中最美好、最珍贵的时光,一定要好好珍惜。可能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缘故,正值黄金年龄的我们对大学时光的认识或许远不如很多走过青春的过来人那般深刻,但我想几十年后,我们一定会有同样的感触。与其那时捶胸顿足做毫无意义的追悔,不如从现在开始紧紧把握住咱们这一段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未到来,让我们好好把握今天,我相信以天下为己任的13级农大人,必定是自律自强的无愧于历史的一群人!
  百余年来,一代代农大人励精图治,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今天如此良好的学习条件。今天,当我们踏过老校门时,当我们将心愿卡放进许愿箱中时,我们在内心默默承诺:我们一定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不辜负各位师长和父母的殷切希望,奋发向上,把自己锻造成一名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让农大、让世界因我们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