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报》

找准五个抓手,推进后勤工作“五化”建设

2013-07-01     浏览(56)     (0)
      日前,从江苏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会议传来喜讯,我校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2011-2012年度江苏省高校后勤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这是教育厅将过去高校后勤工作各单项奖改为综合奖以来首次颁奖。  后勤服务工作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保障线。近年来,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以提升师生满意度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找准信息服务、节能效益、精细管理、外包监管和师生评价五个抓手,着力推进后勤管理服务"信息化、集约化、精细化、社会化、绩效化",全力提升后勤管理水平,服务学校事业发展。
  以信息服务为窗口,建立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后勤管理平台,建立后勤动力保障与工程维修服务大厅,理顺计划管理和日常任务流转管理的关系,整合人力资源,集中处理现场报修和网上报修等后勤服务方面的工作,促进后勤维修保障的服务意识、管理方式、工作方式和运行方式的根本性转变。通过数字化校园后勤管理平台,可实现日常维修申报、审核派工、维修结算,并可进行成本核算,实现了细分成本核算单位、精确成本核算内容、提高成本核算水平的三级目标,逐步做到后勤管理系统的透明化。除了后勤管理平台的建设外,后勤网页上另设立“后勤意见”专栏,并通过定期举办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使师生所提问题和意见可以得到及时反馈,后勤管理人员也可及时了解后勤服务状况,协调解决师生所反映的问题。
  以节能监管平台建设为依托,建立集约化管理服务体系
  近年来,后勤工作不断探索节能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各项管理中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节能工作水平。比如在水电管理方面:一是落实班组责任制,将水电管理指标列入每栋楼房、每个食堂与班组年终考核内容,并与奖惩挂钩,有效增强员工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建立水电运行巡视组,全权督察水电管理及节约情况,全天候检查水电运行情况。三是充分发挥二级水电表作用,定期进行动态量化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如对每栋楼的二级表进行分析,准确把握各单位使用水电气的平衡状态,针对异常情况认真分析原因,找出问题所在;对用电大户进行跟踪分析,指导用电和加强管理等。四是积极争取国家及省市在节能建设方面的资金支持,逐步实现水、电、气等能源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集约化。目前,住建部资助建设的校园节能监管平台建设项目已进入数据调试阶段,将于9月份进行试运行。该平台建成后将逐步在全校范围内推行水电定额管理和能耗公示,推进食堂、楼宇物业、校园绿化卫生管理,水、电、暖保障以及小型维修等成本核算工作,加强后勤效益分析,不断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节水节电意识,提高后勤营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建立精细化管理服务体系
  “7S”标准化管理的推进是后勤管理服务中心近期重点实施的工作之一,自本学期开学以来,中心各部门和食堂通力协作,将标准化管理全面推进并落到实处。学校所有食堂坚持精细化、标准化原则,在完成整理、整顿、清洁的基础上对工具、物品进行定点、定位并制作与之相对应的标识,较好地改善了食堂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内部的各项管理运行更加高效。通过“7S”管理,细节管理得到进一步规范,员工素质也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行“7S”管理模式,就是要使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规范生产流程和后场管理,强化员工责任意识,提升现场管理质量,消除不安全因素,节约运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以服务外包为方向,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体系
  加强对楼宇物业、绿化卫生、饮食、各种服务外包监督管理的研究,建立对外包餐饮公司、物业公司、绿化公司等服务监督评价体系,强化后勤服务质量过程监控。加强校内餐饮服务、水电供应、校园环境等项目各环节的制度化管理,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建立有关工作纪录、检查、反馈、改进的配套制度,提高服务工作和质量的可控度;逐步建立符合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健全后勤服务质量评价体系,使监督贯穿于后勤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各类信息收集、处理机制,强化信息报送、反馈,加强意见沟通和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改善服务条件;设立服务热线、投诉电话、投诉台,加强意见沟通和信息反馈;做好常规管理,在监督管理上围绕后勤工作目标,进一步增强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使考核工作更加适应后勤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通过考核促进管理规范化,服务优质化;开展师生对后勤服务满意度的研究和测评,全面准确地掌握服务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师生对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意见;建立和完善后勤督导工作例会制度。通过对有关项目的重点督导和专项检查等各种情况进行汇总、讨论和交流,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反馈。
  以师生评价为标准,建立绩效化管理服务体系
  利用网上后勤服务满意度测评平台,结合日常管理服务过程中教师、学生对后勤的表扬、投诉等情况,建立评价体系,评价结果直接与后勤干部职工效益工资挂钩。在服务理念上,实行动态管理,树立系统观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第一,树立择优观念;把握全局,着眼长远,树立战略观念;勇于面对市场,树立竞争观念;在服务方式上,以优质服务、优良作风、优美环境让广大师生等服务对象满意。我们在人手少、任务重的前提下较圆满地完成后勤服务工作,依靠“市场化”的要求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率。“市场化”要求高校后勤自主经营服务,拓展市场空间、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经营服务效率。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形成了有效的运作机制,比如风险责任机制、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保值增值机制、原材料采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等。这一系列机制的形成和应用,为后勤员工队伍的素质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后勤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