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报》

我院为一孕28周患者成功切除脾巨大血管瘤

2013-08-15     (0)

我院普外一科刘凤军教授组成功完成一例巨大脾血管瘤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脾血管瘤为胚胎发育异常的一种错构瘤,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临床上,隐匿存在,难以诊断,甚至因此导致延误治疗。本例肿瘤巨大,经耐心细致的手术处理后得以完整切除。







  本报讯 近日,我院普外一科刘凤军教授组成功完成一例巨大脾血管瘤切除术。
  该患者31岁,孕28周时产前B超检查,发现子宫外腹部包块。腹、盆增强CT考虑来源脾脏肿瘤并肝脏多发转移。血常规示:WBC:2.64×109/L,Hb:106g/L,PLT:67×109/L。此种特大腹腔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李占元、靳祖涛、孙宝德等老教授及主任何庆泗、刘凤军主任医师多次探讨病情后,决定先转产科引产,然后再转入普外一科行手术治疗。慎重起见,术前充分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及术中巨大风险,并向医务处提出重大手术申请和特大用血申请。手术由刘凤军主任医师和王可新主治医师完成,术中见脾脏体积明显增大,约30×25×25cm大小,表面凹凸不平,质韧,包膜完整,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因肿瘤体积较大,血供极其丰富,破损后极易出血,手术十分困难,经耐心细致的三个小时手术后,脾脏及肿瘤被完整切除。术后称重:4.57Kg。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半月后痊愈出院。术后常规病理示:(脾)血管瘤。
  据悉,原发性脾脏肿瘤少见,发生者以血管瘤多见。脾脏血管瘤是以脾脏血管组织胚胎发育异常为主的一种错构瘤,分为结节型和弥漫型,国内外均少见,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临床上,往往隐匿存在,难以诊断,甚至因此导致延误治疗,以右上腹部包块慢性、进行性增大为唯一临床表现,其他表现如左上腹部疼痛、贫血及 kQsabach--Meritt综合征多为并发症引起。(苗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