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 - 《湘潭大学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我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该学科以毛泽东思想研究为主要特色和优势,拥有多个部省级科研平台,培养了大批优秀理论专门人才和高级领导干部。该学科注重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
本报讯(社科处 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教育部批复,我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这是我校重点学科建设的又一突出成绩,实现了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标志着我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建设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我校最早成立的学科之一。我校1978年成立马列主义教研室,1984年更名为马列主义教研部,2002年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2012年重组马克思主义学院。3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为建设国家重点学科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该学科以毛泽东思想研究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目前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等多个部省级科研平台,拥有一支包括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内的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研团队。
该学科注重学术研究。30多年来,形成了三个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一是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研究,二是毛泽东思想发展史研究,三是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在毛泽东实践哲学研究、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贡献及其当代意义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的现代化范式、毛泽东思想的湘学渊源研究、毛泽东晚年遗物解读、湘籍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系研究、毛泽东民主政治思想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思想研究、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其中,组织编撰的《毛泽东著作辞典》、参与制定的“中国出了个毛泽东”韶山毛泽东纪念馆陈展方案等,在思想理论界和实践界产生了广泛影响。近5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大工程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82项,获得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40余项。
该学科注重人才培养。该学科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方向自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迄今已连续招生35届;中共党史专业自1978年起开始招收本科学生,迄今已招生35届。30多年来,该学科为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和中共党史研究培养了大批优秀理论专门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级领导干部。目前,学科拥有包括博士、硕士、学士在内的多层次学位教育培养体系。
该学科注重学术交流。建设了包括“全国毛泽东论坛”、“毛泽东数字图书馆”、《毛泽东研究》刊物等在内的重要学术交流与信息平台。近5年来,主办“现代化视野中的毛泽东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与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等4次国际性学术会议,主办“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等10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并自2008年起连续举办了5届“全国毛泽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