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 - 《长江大学报》
(上接第一版) 2012年3月16日—4月27日,参与了“春风又绿江两岸”长江大学科技文化行活动。活动深入到公安县埠河镇、石首市东升镇、松滋市洈水镇、沙市区锣场镇、洪湖市及荆州区八岭山镇,为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咨询,法律、医疗服务,并与地方校友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合作洽谈,签订了多项合作协议。此行对于广泛联系地方校友、推动学校学科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常规工作井然有序 校友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的经常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努力和坚持。十年来,校友总会办公室经历了三届领导班子。无论是哪一届在任,都始终围绕校友工作的宗旨,坚持走访、联络校友,努力搭建各种平台,广泛宣传服务校友。校友们由此真正感受到,母校在时刻关注着自己。 建立长江大学校友总会网站、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校友总会官方微博,做到适时更新,及时互动。2004年5月,经过精心设计和制作,长江大学校友总会网站正式开通。总会网站受到校友们极大关注,特别是留言必复的工作态度和数据及时更新的做法,得到校友们的好评。2012年,校友总会网站开通了“在线捐赠”服务系统,以方便校友为感恩母校而尽自己的一份力量。2010年9月,开通了长江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网站,2012年5月,开通了长江大学校友总会官方微博。这些平台的建立,拉近了校友与母校之间的空间距离,为服务校友提供了方便。 出版《校友通讯》刊物和《桃李芬芳》书籍,广泛宣传母校、报道校友事迹。《校友通讯》诞生于1989年,截止2012年底,总计出版58期。十年来,免费为校友邮寄《校友通讯》刊物近4万册。2009年,《校友通讯》被评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友工作研究分会优秀期刊”。2007年,为迎接本科教学评估,采写、组稿、编辑出版了《桃李芬芳》一书,报道了84位优秀校友的事迹,成为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理想成才教育的生动素材。 走访各油田、部分中心城市及湖北省内各地校友,成立53个校友会组织,并适时进行调整。十年来,校友总会办公室坚持走访、看望校友。在了解信息、充分酝酿、认真讨论的基础上,对于条件成熟的油田、地方和中心城市,均成立了校友会组织。目前,油田校友会25个,地方校友会22个,中心城市校友会6个,共计53个。各校友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在于多方面收集校友信息,多渠道加强校友联络,多角度整合校友资源,更好地服务当地校友和校友所在单位的事业发展,扩大母校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弘扬母校文化传统,促进母校和校友的共同发展。 努力办好“长大校友节”,热情接待校友返校聚会及其他活动。十年来,接待校友校内聚会304批次,校外聚会23批次,总人数1万有余。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国庆长假被定为“长大校友节”。2012年10月1日—5日,成功举办了以“忆往昔岁月 展今朝风采”为主题的第四届长大校友节。以92届校友为主体的50多个班级的近1400名校友返校参加了聚会活动。节日期间,组织了大型文艺演出,让校友们在食堂品味曾经,引领校友故园重游,并逐班参与校友座谈。此次校友节,开辟了专题网站,对校友在节日期间的各项活动进行了实时跟踪报道,校友们感到十分亲切。 特色工作风生水起 做好校友工作,必须做好两点:一是要用真心,用真情,让校友们感受到母校的温暖与关怀。二是要先做好在校学生的工作。因为他们今天是学生,明天就是校友。 从2012年开始,校友会动员全校所有院系,主动与学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联系,对在校学生以及校友们做了以下6个方面的尝试,反响很好。 一是选取原四个校区及东校区的典型建筑和校友景色为背景,针对不同时期毕业的校友,制作不同画面的明信片,在新年之际寄给所有能联系到详细地址的校友,送上母校的关怀和祝福。 二是通过QQ群、E-mail邮件、短信平台、贺信等媒介,给所有有联系的校友发送新春、节日、生日、新婚的问候和祝愿,让校友们感觉母校就在身边。 三是与校团委联合,组织了2012届毕业生“毕业季·长大颂?校友情”文艺晚会,欢送毕业生离校。 四是参与、资助“学生干部高级培训班”活动,努力培养学生干部的校友意识,并通过他们逐步影响到更多的学生。 五是在所有在校的学生班级遴选1-2名固定联系人,作为毕业后的校友联络人。 六是成立“印象长大学生服务委员会”,培养其校友意识,加强在校学生与校友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校友是母校靓丽的名片,是母校办学的可靠资源;母校是校友坚强的后盾,是校友永久的精神家园。十年来,我们有艰辛和痛苦,但我们更有欣喜和硕果。我们相信,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之间通力配合、众多校友的大力支持下,校友工作会不断深入,校友意识会不断增强,校友们会不断地成长。对于新的十年,我们充满期待。
凝聚校友力量 共创美好家园□ 校友总会办公室主任 孙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