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多班主任工作带给我很多快乐和满足,也让我不断地成长着。”谈及自己的班级,获评2011-2012学年“十佳班主任”的徐建萍老师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北京市优秀班集体评述会校内第一名,首届“十佳宿舍”入选宿舍,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国家级奖项获得者……这一系列光环笼罩着同一个班级———统计学院2010级本科班,而在这光环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团结、向上,永远朝气蓬勃的班集体。“作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看着同学们的眼神由迷茫变得坚定,由稚嫩走向成熟,我的心中总会涌起莫名的感动和幸福,这或许就是我作为班主任最大的幸福吧。”
民主管理,铸就幸福大家庭“我觉得在班级里营造一种和谐、公平、公开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谈及班级管理理念时徐建萍这样说,“因为同学们都是成年人了,要充分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能力和决定。”徐建萍班领班委努力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及各项评优活动,力争充分尊重每个同学的发言权。“把这些与同学们利益相关的事情透明化、公开化,让结果完全由他们决定,才能给每个同学真正的公正的感觉。”
“在班级建设中,我一直很重视党团支部和班委搭建,以及学生干部和党员的培养教育。也一直坚持以一带二,以二带三,充分发挥党团及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每次新的班干部产生的时候,徐建萍都会明确地告诉他们:班干部就是为大家服务的角色,没有什么特权,唯一的收获就是自己的成长。“我最高兴的就是看到我们的班干部由上任之初的羞涩变为任期结束时的侃侃而谈。”
徐建萍十分注重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各项活动都由同学们创意策划,“我只要把好最后一关就可以了。”而同学们也从没让老师失望,每次活动都颇具新意。在大二的圣诞节期间,有同学提出,大家可以以寝室为单位,每个寝室组成一个字母,最后做成一个由同学们摆出的“Merry*Christmas”圣诞节海报,这个想法广受好评。
在过去的两年多里,统计学2010级本科班无论在学术、学生活动,还是班级建设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新杯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也铭记着他们的成绩;“一二·九”大合唱、健美操比赛、五四文化节都留有他们洒下的汗水,也记录着他们奋斗的足迹;班级女生节活动、万圣节的南瓜雕刻创意大比拼、新年饺子会,镌刻在成长的年轮中,也写在了青春的诗篇里。
“我觉得班主任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在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徐建萍坚持给同学们更多发挥空间,正是这种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才真正成就了这样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思想交流,沟通建立情谊从大一开始,徐建萍一直保持在开学初与每一个同学进行一次一对一谈话的惯例。“我觉得在一对一谈话的过程中,同学们能更好地敞开心扉,而且真正有被关心,被呵护的感觉。”徐老师笑着说,“因为我们也都是从大学走过来的,他们的感受我都能体会。我当时就特别希望班主任能找我聊聊天,关心一下我的学习和生活。”正是这种切身站在同学们的角度想问题的态度让徐老师备受同学们爱戴。
“同学们不同时期都有不同时期的困惑,正因如此,才要多加沟通。而且,孩子们离家求学,悲伤难过的时候有个人在旁指导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勇气。”徐建萍提到,曾经班里有一个学生英语每次都挂科,她找他详谈了几次,了解到他是觉得自己肯定过不了索性就不去考了。徐建萍讲明利害关系,鼓励那位同学尝试一下,不要不努力就轻言放弃。最后,那位同学不仅英语成绩有了提高,总体成绩也有了大幅度攀升。
徐建萍不仅经常与同学们面对面谈话,还经常和同学们发邮件进行沟通。每学期,她要求每个人写一份总结交给她,从而让每个同学通过总结和回顾切实地成长起来,看到自己一个学期的成绩和不足,促进自身的长期发展。在邮件中,最初徐建萍通过回复写上点评和意见,后来直接以批注的形式在原文上修改。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徐老师和同学们共同经历着他们的成长,拉近了与同学们的心理距离,使他们始终感受到温暖的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