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劳动周,不仅仅是劳动
生活中总是不乏有这样的事,当它处于进行时时,你会期盼它尽快结束。而当它临近结束时,你又会觉得有些失落感。刚刚过去的劳动周就给了我这样的感觉。
通知我去图书馆“服役”时,我心里颇为高兴,与书打交道在我看来是一件无比享受的事。我脑海里竟然出现当初毛主席在图书馆当管理员的画面。那时候李大钊在北大担任图书馆馆长,毛主席和我差不多,在图书馆里是个“打杂儿”的。可就是这个“打杂儿”的,在后来的几十年中开辟出中国的一片新天地。我总觉得,毛主席的宏韬伟略、文采词赋与他这段图书馆管理员的经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我心里暗喜。当然,我只是希望与毛主席相同的这段经历能让自己由内向外升华一下,丝毫没有也能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的妄想。
可是,就是那一点小小的升华也没有实现。因为我的工作根本来不及让自己与书有更深层次的灵魂沟通,只是机械地把书搬下书架,然后按编码排好,再搬上另一排书架。刚走进这间书库时,里面负责的老师看到来义务劳动的同学男女比例是1:7,似乎是在给我暗示地说:“就一个装卸工啊。”我当时没有明白这句话的潜台词,事后才晓得卸书下架、装书上架这样的体力活归我,给书编码比较轻松但很繁琐,就归七个女生了。我并不是在发牢骚,在只有我一片绿叶的情况下,我知道我衬托七朵红花的责任不可推卸,更明白要担负起护花使者的职责。所以,与装卸工有着无比相似性的工作就由我承担下来了。
工作刚开始,面对新的环境、新的领导者与合作者,我没有觉得反复地卸书、装书是一件枯燥的事,反而觉得一切都很新奇。陌生的空气里仿佛含有兴奋剂,让我全身充满活力,干得很是起劲。可是这种状态没有持续太长时间。第二天,我感到自己双臂酸痛。屋漏偏逢连阴雨,就在这时,我发现渐渐熟悉的空气里没有了那种特殊的“药物”,既不能麻木我酸痛的双臂,也不能让我的神经兴奋起来。我对这种枯燥的工作有点心生厌倦,女生们的起义声也由小渐大,其中一个说:“这就是我期待的劳动周?我开始知道上课的幸福了”。我觉得这句话应该表达了我们所有人的心声,可是后来我发现,学校组织的劳动周似乎就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让你知道劳动人民的不容易,知道坐在课堂上学习的幸福。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完全可以写在那张发给每个参与劳动周的同学的 “个人总结”上,作为劳动周中自我总结最精华的一句。这样看来,劳动周对我们体会现在的幸福生活有很好的启发教育意义。机械、枯燥、繁重的工作很快就能让我们发出珍惜接受教育机会的感叹,这种奇效也只能通过劳动周才能达到吧。
中年发福的女老师充当着半个护花使者,她有着慈母般的情怀,不忍那些小家碧玉般的女生干重体力劳动,也不忍把所有的体力活都推给我,所以就由我和她一起装书、卸书。我经常听到她因为劳累发出的粗重的喘息,看到她因发福而微微鼓起的肚子有节奏地起伏,尽管是断了暖气、乍暖还寒的春季,她却仍冒着满头大汗。我终于知道,为了让我们在图书馆方便借阅图书,背后的工作人员要付出多大的辛劳。这像干净的环境需要清洁工凌晨打扫、美好的舞台展现需要演员幕后苦练一样,图书馆里图书的有序排列同样有背后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我顿然觉得,我厌烦这个枯燥的工作的想法是可耻的。它是那么庄重而神圣,我应该像我一开始所向往的一样享受这份“与书打交道”的工作,尽管它与我本来想象的打交道的方式不同,却仍能传达出书本身所要告知读者的那种精神品质。所以我不再抱怨、不再埋怨,而是真正学会享受其中。
如果你学会了享受一件事,那你就会觉得享受的时间是短暂的。劳动周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过程中,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让我胃口大开,不但每顿饭都吃得比平时多,而且一改我平常早饭爱吃不吃的习惯,因为空腹实在无法把一上午的体力劳动坚持下来。尽管吃得多了,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的体重在下降,这倒是个意外之喜,实现了我打算好久却没有动力实践的减肥计划。劳动周结束了,可我觉得应该有一种感悟,在接下来较长的时间里提醒我,让我知道劳动的光荣神圣,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美好事物背后相关人员的付出,还有我的减肥大计具体的实施方略。
劳动周,不仅仅是劳动,更让我学会了自己教育自己。(薛竹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