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 《无锡职院》
中国梦中“有我”
作者:张秀勤
文章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于确立“有我”的思维方式,包括树立从我做起的意识、付出努力奋斗的行动、坚定“我奋斗我幸福”的信念等。作者认为,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个人积极努力,而个人梦想的实现则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前提。
如今,中国梦这个概念唱 响祖国大江南北,无数国人为 之振奋。那么,如何让中国梦 深深地扎根于人们心里,持久 地给力?笔者认为,关键在于 中国梦中要确立 “有我”的思 维方式。
中国梦的解释很多,主要 指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 幸福之梦想。从某种意义上 讲,国家、民族、人民都是抽 象概念,而要实现国家富强、 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就离不 开十几亿人的努力奋斗。也就 是说,国家富不富强、民族振 不振兴、人民幸不幸福,跟具 体的 “我”有关。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 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古以 来,很多仁人志士把天下跟自 己 (我)的责任联系起来。然 而,改革开放 30 多年以来, 人们在享受巨大物质进步的同 时也遭遇一些问题,如社会道 德、食品安全、贪污腐败等问 题。有些人对天下与 “我”关 系认识发生了变化。他们动不 动就说,中国人道德素质就是 差,中国人什么都敢吃,中国 人……在他们义愤填膺的批判 中,不包括 “我” (指批判者 自己)的,不好的社会现象都 是别人造成的。这种 “无我” 的批判,造就人格的双重性, 一方面指责、谩骂社会中不良 现象,另一方面自己也在做这 类事情。就像一些领导干部, 一边痛骂贪污腐败问题,一边 自己也贪。如果问他为什么这 样做,他会说,社会就是这样 子,我也没办法,一脸无辜。 总之,坏事情跟我没关系,即 使我做了,责任也不在于我, 在于社会。
逻辑中分不清个体与整体 的关系,或者说犯以一概全的 错误。一旦社会出现负面新 闻,一些人不由自主地给中国 人扣个大帽子,自己不在场。 就拿社会道德问题来说,在 “无我”语境下,中国道德问 题怎么解决?有人说,社会道 德了,我才道德。其背后的逻 辑是他人先做好事,我才做好 事。我之所以不做是因为社会 不做。孰不知,社会是由个体 组成的,没有个体,哪来社 会?作为个体的你我他不做, 社会会做吗?
众所周知,两百年来, “美国梦”之所以能一直激励 着世界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这片 土地创造自己的价值,因为他 们深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勤奋、 勇气、创意和决心才能迈向繁 荣,而不是依赖于社会和他人 的援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中国梦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 而是落实在十几亿 “我”的身 上。 “我”的小梦想,汇聚成 为共同的中国梦, 即中国梦 中 “有我”。
今天我们在畅谈中国梦之 时,也应该唤醒 “我”的小 梦,规范 “自我”思想行为。 为此要做到:一要树立从我做 起的意识。梁启超说过, “少 年强则国强”。在这里,也可 以这样说,我强了,社会才会 强一小步。二要付出努力奋斗 的行动。 “空谈误国,实干兴 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 做事。三要坚定 “我奋斗我幸 福”的信念。生命不在于时间 的长短。庸庸碌碌,活得再 长,也是无意义。活着,就要 活出生命的力量!不畏惧困 难,不畏惧疼痛,让生命在奋 斗中绽放。这是人生意义之所 在,也是幸福之源。总之,要 实现中国梦,首先要确立 “有 我”的思维方式。我的小梦不 实现,何以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