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报》

大学,是起点也是拐点

作者:沈晓锁    
2013-06-20     浏览(79)     (0)

作者分享了自己高考失手后的经历,他从失落中走出来,开始在大学努力发光,结识优秀的人,并坚信自己能实现梦想。他鼓励读者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还有未来。

    我的七月是黑色的。
    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我病倒了,发烧烧了整整一个晚上。后来没办法,母亲陪我去了医院,挂完吊水回来,黎明也从窗外一点点地渗透进来。
    有某个瞬间,我想弃考,可一接触到母亲那期待的目光,我就知道我根本无法忍心让一颗等待了太久的心在一夜之间接受我的不战而败。除了告诉自己要坚持,我似乎没有更好的选择。
    于是,第一天的两科考试在我昏昏迷迷的状态中划上了一个句号,伴随着的是深深的绝望。晚上继续吊水吃药还是一宿未眠,第二天的考场上,我似乎是在一场梦里。可是如果真的是一场梦,我希望这个梦永远不要醒来……
    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最后保留的那一点侥幸的心理也被彻底地摧毁,一个与平时大相径庭的分数那么真实地出现在眼前,不想承认也得承认。那一刻,我听见世界崩塌的声音了,一点点的撕成碎片,洒落天涯。三百多个挑灯夜读的夜晚,那一本本堆积如山的试卷,那些滥熟于心的历史事件,还有那么多演算了N遍的习题,背诵了N遍的单词都在那两天里被几道题残酷的否定掉了。即使了解整个宇宙,也是白搭。
    分数的打击之后又是志愿的新一轮轰炸,班主任说再差填个保守的重点应该不会有问题的。估分之后,填了最保险的一所省内的大学。只是运气很差的是最终我还是差了一分与那所大学擦肩而过。而其他的志愿都是随意填的,所以全军覆没。好在,那一年国家有了新的政策,达到分数线的可以在网上进行补录。
    所以来到师院,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我原以为我会对这所大学失望,然后背起行囊走进高复班重新给自己一次机会。
    而实际上,我确实错了。来到学校之后,我那么安心地在这个校园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努力地缩短着现实与梦想的距离。我生命里最美好的四年,活跃在大学里各个需要文字的地方。广播站、记者团、文学社,我写很多很多的文字,斑驳的阳光穿过学校道路两旁香樟的树叶打在身上的时候,我背着双肩包捧着图书馆的书一点点地看得青春明亮起来。
于是,当有一天回过头来看这四年里的努力换来的滴滴成果,我终于释然了。在这所不是很入流的大学里,我结识了那么多优秀的人,他们让我相信“是金子,到哪都能发光”,我不是金子,但我渴望发光。
    所以如果现在的你还在为高考的失手而悲苦惆怅,那么我想说,朋友,走出失败的阴影吧,不要让飘雨和落红都为自己流泪,不要觉得一切都是灰色的。因为我们才刚刚开始,我们还有梦还有未来。大学是起点,也是拐点。只要你不放弃,拐点说不定就在下一个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