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 - 《湖南农业大学报》

悄无声息的爱文/谢小婷

2007-06-10     浏览(565)     (0)
  那天是奶奶的生日,正当大家准备为她祝寿时,奶奶却晕倒进了医院,老爸说严重的会导致中风!听到这个消息我心里一凉,祈求老天一定要保佑这个总是笑对人生的老人能够康复。
  已经八十多岁高龄的奶奶和九十岁的爷爷一直相敬如宾,两位老人一直守在那个住了几十年的老屋里,爸爸和叔叔们要他们来各自家一起住,也方便照顾两位老人家,可是爷爷奶奶总说:现在还能动,还没老到那个时候。我们都明白老人是不想给儿女们添麻烦,更不想离开那个住了几十年的老院子,他们常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老院子里有着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泪水,他们的苦难,他们的幸福……
  爷爷长得很高大,挺着我们那个小城无人能比的大肚子,走路却健步如飞。他每天清早出门买菜,到老远的地方倒垃圾,和大伙聊天下棋,老街谁都知道我们家有个和蔼可亲,爱侃、爱下棋的胖爷爷。爷爷肚子虽大,却是装着一肚子的学问。年轻时候,爷爷是药房里最棒的账房先生,小时候每天都听到爷爷啪啪的打算盘的声音,一笔一笔认真地记着家庭收支,账目甚至小到每天买了一兜白菜几毛钱,几十年来从不间断。每一本账都清清楚楚,这种恒心与毅力让我们小字辈的很是惭愧。爷爷在药房度过了他的大半生,几乎每种中药材他只要看看闻闻就能说出他的名字、用途、来源,甚至能道出它曾经有过什么传奇故事……所以记忆中,虽然爷爷已经退休了,还经常有人拿着一大包中药要爷爷辨认,似乎只有爷爷辨认过认为没错的药包他们才敢放心使用。每逢春节,爷爷是小院里最忙的人,亲戚、远近乡邻都会跑来我家讨对联,爷爷总是自备很多的红纸把它裁成长条,端出笔墨,大笔一挥,从来不用去多想,下笔就是一幅好对子,我们几个小孩子总在一旁等着爷爷写好对子接过来摊在宽敞的堂屋里,那时候家里总是满桌满地的躺着墨迹未干的对联。爷爷的字气势恢宏,每年院里院外家家户户都贴着爷爷亲手写的对联。爷爷还常常给我们讲三国、讲水浒、讲过去的三皇五帝、讲我们谢氏的由来、讲中国的地理……我常常惊诧于爷爷的大脑怎么会装着那么多的知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问爷爷这些都是从何而来,爷爷说上私塾、听书、还有就是自己看书。爷爷只要看过的都会记得很牢,只要走过的地方都会在大脑里留下深深的印象,甚至连当时的街名都记得。
  奶奶出身名门,是个知书达理的人,据说奶奶家里还请了先生教她读书识字,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奶奶是个幸运儿。比起爷爷的“史书记载”来,奶奶会给我们灌输更多的新知识。奶奶会在冬天的火炉旁给我们讲《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365夜》等西方故事,会帮我们在小院里设置球台打乒乓球,还会教我们女孩子绣花织毛衣,会在厨房变着法弄新花样的面团给我们吃,会在爸妈外出时带我们睡觉还总是由着我们尽情地打闹,她给我们把风,待爸妈深夜回来,奶奶会赶紧疼爱的拍打我们,叫我们别出声假装睡着,一边镇定的对爸妈说我们早已入睡,然而多数时候总是因为我们憋不住笑声而被爸妈识破,可下次奶奶还是像个孩子似的照样快乐地为我们把风……
  我们一天天长大,岁月在不经意间溜走,我们都外出求学,放假回来发现老人们已不再健硕,步履也开始蹒跚。爷爷会在电视机前频频点头,会在家里无故的摔倒还不告诉子女,会满屋子找拿在手中的眼镜;会很快忘记前一秒钟做过的事情。可是那些老段子爷爷却从不会忘记,讲起来仍然是眉飞色舞只字不漏,听起来还是那么的精彩;奶奶会时不时的头晕气喘。可是老人只要看到我们回来就会异常开心,往往要为我们的到来忙活半天,变着花样要把我们留住,怕我们以后不爱来。照例还是端出一大盘新近做的面团一脸期待的让我们品尝,吃惯了大鱼大肉,味觉早已被肯德基麦当劳充斥的我们,有时甚至连瞧都懒得瞧上一眼就直接说:“我吃的好饱了,奶奶。”身后留下老人黯淡的眼神和无尽的失落。可是下一次回家她还是会再做,一脸期待的望着我们,只要听到我们说声好吃,老人笑得乐开了花:“好吃都带回去吃哈!明天过来我再做。”
  这次寒假回家,在送两位老人回家的路上,像当年他们牵着我的手过马路一样,我搀扶着爷爷奶奶小心翼翼的往前挪。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老人们却感动得满眼泪花。老人们走的很慢、很小心,短短的小路他们走了很久很久……
  平常我们总在说,等我们工作了赚钱了一定要好好孝敬他们,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可是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前两年外公外婆相继离世,后悔自己没有更多的去聆听老人,关心老人,这也成为我一生的遗憾。老人不求儿孙大富大贵,但求儿孙平平安安;不求儿孙围坐身旁,但求儿孙偶尔记挂……常回家看看,他们需要的是多听听他们的老故事,多尝尝他们的手艺。忙碌的生活请不要忽视身边爱我们的人们,这份爱是那么厚重却又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