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文化艺术讲堂
任宝平:音乐与成才教育
天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任宝平教授在文化艺术讲堂上表示,中国教育应注重提升学生素质,而非单纯搞比赛教育。他认为大学生应将合唱融入日常生活,艺术团可培养合作和配合意识,同时艺术是发散性思维的源泉,可激发个体的创造创新能力。
本报讯 5月3日晚,天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任宝平教授作客文化艺术讲堂,为同学们带来了以“音乐与成才教育”为主题专题讲座。
任宝平认为,不论是对于合唱还是对于其他的艺术表达形式,中国的教育都应该是注重提升学生的素质,而不是单纯地搞比赛教育。“就拿合唱来说,比赛教育只能让学生练好几首比赛的曲目,而真正的合唱能力很难得到提高。”任宝平说。所以,任宝平认为大学生在接触合唱艺术时应该将其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去。
谈到音乐和个人成长成才的关系,任宝平说:“现在很多企业都愿意招聘大学期间在艺术团工作过的学生。”任宝平说,“因为像合唱这样的集体艺术形式,是很能够培养大家的合作和配合意识的。因此,艺术团的学生普遍情商较高。”同时,他还认为艺术是发散性思维的源泉,能够培养激发个体的创造创新能力。而只有当一个民族的艺术修养普遍较高时,这个民族才能具有创新能力。 (杨璐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