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沙理工大学 - 《长沙理工大学报》

力行创新首在博学

2013-06-08     浏览(64)     (0)

  熊春龙,我校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专业1003班学生。大学期间就为自己的发明“智能减水剂试验仪”申报了专利,曾先后获得“校优秀团员”、“院学习型个人”、“校级科技立项一等奖”、“科技活动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且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
  大一上学期,熊春龙读的是交通运输专业,并以良好的学习成绩担任班上的学习委员。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熊春龙发现这个专业里并没有他感兴趣的点,于是,他果断决定要为自己寻找另外一条路,凭借专业第三的好成绩,他成功转到了土木工程道路专业。
  怀着对新知识的渴望、对实体工程的浓厚兴趣,他的求知欲愈发的强烈了,图书馆的期刊室成了他每天晚上必去的地方。他第一本翻开的杂志是《混凝土》,他说正是由于这本书,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同时也极大的拓宽了视野,对整个混凝土工程的研究方向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一个偶然的机会,熊春龙接触到了英国科学家大卫·伊夫斯的《泡沫塑料手册》,开始从理论上认识EPS这种材料,随着对EPS材料在道路工程应用方面深入的了解,一向爱动脑筋的他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将EPS材料运用到路面。当把这一想法告诉老师时,老师开始是持怀疑态度的,但仍然鼓励他尝试把想法付诸实践。
  虽然上课时间很紧张,但熊春龙只要有空余时间,就一定会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在对EPS材料进行试验时,本来只有五个人的研究团队,渐渐的吸引了将近半个班的同学参加,这就是创新的魅力,只要创意足够,总能碰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奋斗。在“新拌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创新性实验研究”这一项目中,他跟同伴们一起创立了一个新的混凝土性能检测方法,并且成功申请到了国家专利。
  毫无疑问,熊春龙是一个极具创新精神的学生,他说:“创新首先是新颖性,新颖性要求你比别人要有更多的想法,想的东西是别人想不到的;其次是创造性,这是最难的。当你有了自己的想法理念的时候,能很好的把它跟其他人的想法结合但不被其同化这很重要。要做到创新,还是要博学,看的东西多,想法自然就多了,这就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最好的办法。”
  熊春龙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的人,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博学”。“这是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站在学科融合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他解释道,“在单一的专业方面,我们前面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专家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想要超过他们搞创新是很难的。因此,不仅要学好本专业的知识,也要看非本专业的书籍。EPS材料运用到道路方面,本身是化工与土木的融合,但就是这样的跨界组合才能获得不一样的惊喜。”
  最后,他送给所有有想法但却还没付出实践的学弟学妹们一些话:“如校训所说的,博学、力行、守正、拓新,首先是博学,在大学里要利用好图书馆里的资源以及网络资源,开阔自己的视野,等你大学毕业,你就会发现学到的不仅仅是学业知识,还有思考方式;其次是要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想要不一样就必须有自己的主见自己的看法,要做到‘立而破,破而后立’,如此反复,可以对自己的思考方式进行训练,得到更大的收获。”(记者团 陈思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