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 ( Culture Shi ft i n Advanced Industri al Soci ety)一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 1990 年出版,是当代西方政治文化研究 大师级人物罗纳德·英格尔哈特 ( Ronald Inglehart)的代表之作。该书由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张秀琴教授翻 译,即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
英格尔哈特出生于1934 年,现执 教于美国密歇根大学,是当代西方政治 文化研究的大师级人物。由于其在政治 文化研究上的杰出贡献,成为少数入选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的社会科学学 者之一。他曾经担任美国乃至全球最负 盛名的密歇根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主任, 1988 年至今担任世界价值观念调查 ( W orld Values Survey)项目的联合会主 席。他最早提出“政治文化复兴”这一主 张,提出应该矫正政治研究中的理论取 向问题,应该重新重视对政治文化的研 究。他所主持的世界价值观念调查目前 已经涵盖了97 个国家和地区,覆盖90% 左右的世界人口,是当前全球最有影响 的调查项目。该调查每过五年发布一次 调查结果,自1981 年起已进行五次,调 查结果已经为国际学术界所普遍认可。
一、主要特色具体说来,《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 转型》一书有两个主要特色:
第一,此书是英格尔哈特的代表之 作,也是一本具有经典意义的政治文化 作品。本书以英格尔哈特对西方二十多 个发达工业国家的价值观念调查(数据 主要来源于欧洲晴雨表调查、由欧洲价 值体系研究小组所开展的世界价值观念 调查、以及三国小组研究项目)为基础, 探讨了经济与社会政治发展是如何影响 文化的变迁,以及文化对经济、社会和政 治系统的作用。在本书中,英格尔哈特系 统阐述了文化变迁的理论,解释了大众 文化的变迁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变迁的 具体机制是什么。进而在此基础上,英 格尔哈特阐述了变迁后的文化又如何 反作用于社会政治发展。这填补了以往 政治文化研究中的理论空白地带。
第二,本书是国际学术界运用实证 方法研究政治文化的典范之作。英格尔 哈特所推动的“政治文化复兴”并不是 简单地回到以往的政治文化研究,他所 从事的以科学的实证主义范式对政治 文化的研究,不仅克服了传统的阐释学 的政治文化研究的弊端,而且超越了早 期阿尔蒙德等人对政治文化的实证研 究。英格尔哈特以对西方二十多个发达 工业国家的价值观念调查为基础,设计 了一个物质主义与后物质主义的价值 测量框架,从而对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的 价值变迁进行精确的科学测量。这样的 研究方法不仅对国内学术界同仁有着 不言而喻的借鉴意义,而且对国内政治 学专业的学生也有重要的学习意义。
诚然,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 ( Gabri el Almond)首倡运用实证主义范 式研究政治文化,强调政治文化的研究 应该是客观的、超越个人主观价值判断 的科学研究,并与西德尼·维巴( Si dney Verba)一道在五个国家运用了问卷调查 方式收集个体层次的数据进而来分析 一个社会的群体文化特征。可以说,阿 尔蒙德与维巴是运用跨国问卷调查进 行比较政治文化研究的开山鼻祖,但 是,令人遗憾的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 代初的五国调查之后,他们并没有进行 任何后续性的调查。英格尔哈特所主持 的世界价值观念调查,在基本研究方式 上与阿尔蒙德一样,都坚持实证主义范 式、运用跨国问卷调查进行比较政治文 化研究。但是,英格尔哈特所主持的世界 价值观念调查有两个与众不同的优势, 这两个方面的优势是所有其他跨国文化 调查项目无法比拟的。第一是规模大,英 格尔哈特所主持的价值观念调查涵盖了 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是时间跨度长, 英格尔哈特所主持的价值观念调查每过 五年发布一次调查结果,这就形成了一 个关于世界价值观念的时间序列(ti me seri es)的数据,可以用来检验文化代际转 型(generati onal replacement)的理论。
二、主要内容在《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一 书中,英格尔哈特运用大量的经验证据 表明,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里大众的价 值观念正在发生彻底的变化,公民的价 值观由“物质主义(materi ali sm)”向“后 物质主义(post- materi ali sm)”转变。这一 变化正在重塑发达工业国家的政治和 社会生活。
首先,西方普通公众的参政态度和 方式发生了变化。他们对政治有越来越 大的兴趣和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不再满 足于单纯的投票,而是渴望在政策形成 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西方社会已经由 精英主导型的政治参与(以政治动员为 特征)转变为导引精英型的政治参与 (以特定的政治议题导向为特征)。
其次,西方发达工业社会的这些文 化变迁实际上已经开始改变这些国家 的政治结构:社会阶级冲突走向没落, 一种基于生活质量问题基础上的新型 政治分化开始出现,一般公众对新的后 物质主义倾向占主导地位的左派政党 支持不断高涨。
那么,政治文化为什么会变化呢? 英格尔哈特认为,发生在西方发达工业 国家里的这场文化变革主要原因就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发达工业国家 经济的空前繁荣和持续的和平,使战后 几十年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把目前的经 济安全视为理所当然,而给予一些非物 质要求以很高的优先权,最终导致价值 观的变化。
上述解释是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理论( Maslow’s hi erarchy of needs)为 基础,结合代际转型而形成的。需求层 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 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 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 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 的需求。马斯洛认为,如果人类低一层 次的需求相对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 发展,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就成为驱 使人类行为的动力。
英格尔哈特认为,一个国家多数人 的需求层次结构,是同这个国家的经济 发展水平、工业化程度、以及人均受教 育水平直接相关的。在那些不发达的国 家,生理上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是压倒 性的需求,很少有较高层次的需求。而 在西方发达工业社会里,由于二战之后 的经济繁荣和持久和平,经济安全已经 被年轻一代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正 如他们呼吸空气一样理所当然。因此, 英格尔哈特认为,在西方发达的工业社 会里,正在发生着一场影响深远的价值 观代际转型,年轻一代开始追求更高层 次的需求,强调自我表达与个人自由。
三、赞誉与批评《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转型》一书 中所提出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以及价 值观代际转型的理论,构成了当前西方 政治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得到了国 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被认为是对西方 当代社会变迁最具有解释力的理论之 一。
比如,阿尔蒙德对该书就赞誉说: “英格尔哈特的作品是政治学科中少数 几个能成功作出预测的实例之一。他的 第一篇文章发现了较年轻的、受教育程 度较高的年龄群体的态度转变并预测 随着这几代人的成长这种转变会引发 一系列新政治议题的兴起,而且这种转 变会带来民主的发达工业社会中政党 体系的转型。 这个预测已得到事实上 的确认。”(见英格尔哈特所著《发达工业 社会的文化转型》一书的封底。) 马克思·凯西( Max Kaase)与肯尼 思·牛顿( Kenneth Newton)也认可该书 的观点:“我们发现了足够的(证据)支 持(英格尔哈特的)模型,这一模型强 调社会变迁会影响价值变迁,价值变 迁进而影响政治态度与行为,特别是 通过代际转换这一过程实现这一点。” ( Max Kaase and Kenneth Newton, Beli efs i n Government, Vol. 5: Beli efs i n Government. New York: Oxford Uni versi ty Press, 1995.) 多个渠道的统计表明,后物质主义 价值观以及价值观代际转型的理论是 我们这个时代被引用率最多的政治学 理论之一,这进一步表明了《发达工业 社会的文化转型》一书在政治学领域乃 至整个社会科学领域的影响。
当然,与赞誉相伴随的就是批评, 在过去二十年里,对于《发达工业社会 的文化转型》一书的批评从来就没有间 断过。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这样两个方 面:第一,对于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测量 是否有效度;第二,价值观的代际转型是 否确有其事。( James A. Davi s, “ Revi ew Essay of Value Change i n Global Perspecti ve,” i n Publi c Opi ni on Q uarterly 60 ( Summer1996): 322-31; Cli ve Bean and Eli m Papadaki s, “ Polari zed Pri ori ti es or Flexi ble Alternati ves? Di mensi onali ty i n Inglehart’ s Materi ali sm- Postmateri ali sm Scale,”i n Internati onal Journal of Publi c Opi ni on Research 6 (1994): 264-88; Harold D. Clarke, “ Refutati ons Affi rmed: Conversati ons Concerni ng the Euro- Barometer Values Battery,” i n Poli ti cal Research Q uarterly 53 ( September 2000): 477-494.)由于篇幅所 限,对于这些批评笔者就不一一展开加 以论述,如果感兴趣的同学和老师可以 阅读最后一条注释里所引的一些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