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财经大学 - 《山东财经大学报》

随时随地享受优惠
——访山东财经大学“随享”创业团队

学生记者 焦彦彦

2013-05-30     浏览(40)     (0)

文章讲述了创业团队设计推广折扣卡的过程,以及团队成员们克服困难,为大学生提供优惠的故事。折扣卡受到了学校和商家的支持,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团队成员们高瞻远瞩,百折不挠,将继续开发优惠服务和应用。

  一张小小的折扣卡,竟能集银行卡、优惠卡、团购卡等多卡合为一体,大学生拿着它去消费,不仅携带方便,更可以享受商家最低的折扣。大学生在就读期间自主创业的事迹已屡见不鲜,但我校的这支以折扣卡设计和推广为中心的创业团队,却在众多的创业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了校团委和校就业处的大力支持和师生的广泛关注。
  5月24日,记者采访了“随享”创业团队的创始人之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0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二班的张哲铭,“随享”创业团队成员、2011级工商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一班的刘歆,金融学院2012级金融五班的张璐,了解了“随享”创业团队的成长历程以及“随享”折扣卡背后的故事。

别出心裁 一拍即合

 “随享”的创始人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金江洲,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张哲铭,财政税务学院马骁,保险学院杨鑫四个人。2010年,他们在学校活动中邂逅,并在以后的日子里逐渐成为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2012年,张哲铭和金江洲提议为初来学校且不了解本地情况的学弟学妹们印制《新生手册》,以便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环境。有了想法就要付诸行动,几个志同道合的人开始了第一次合作。张哲铭、金江洲、杨鑫三人自学PS技术,设计了新生手册,并拉到了几笔可观的赞助。这本《新生手册》使我校2012级学生从中得到了很大帮助,很多2012级新生也因这本包罗万象的手册与这三个人结缘。当时这件事在校内外的影响极好,还曾登上了《济南时报》。
  2013年初,他们觉得现在的优惠模式包括团购都需要网上支付,不是很方便,张哲铭、金江洲和马骁三人提议设计并发行一种以服务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目的折扣卡,几个人一拍即合。项目启动之初,由张哲铭、金江洲、马骁和杨鑫负责执行;后来他们就在圣井校区招募团队,这个队伍已由原来的4人发展为现在的15人。折扣卡和团队的名字暂定为“随享”,即随时随地享受优惠。

废寝忘食 夙兴夜寐

  “随享”的Logo由张哲铭设计,他当初设计新生手册时自学成才的PS技术派上了用场。张哲铭说,因为折扣卡是针对大学生发行,所以选取了五种比较鲜艳的颜色,这也代表“随享”团队成员以及在校大学生们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随时随地 享受优惠”八个字表明了“随享”的宗旨。
  因为“随享”折扣卡的发行对象是驻济高校的广大学生,所以“随享”团队的成员不但要争取时间与更多的商家谈判,还要去济南各个高校做市场调查。为此,他们不得不翘课,有时候忙起来48小时就只能睡3到4个小时,一些大三的同学甚至为此放弃了考研、考公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享”从诞生到现在不仅得到了校团委与就业办的支持,而且得到了法学院张健老师、陈爽老师,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周广春老师给予的帮助;计算机学院也在一直为“随享”团队提供专业技术指导;在人人上,“山财大家园”的主页君以及很多同学一直都在积极地为“随享”进行宣传。在我校圣井餐厅前及网络上,“随享”赠送发行的近二百张折扣卡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高瞻远瞩 百折不挠

  “随享”创业团队的发展历程说起来简单,但其中的辛酸也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得到。5月24日傍晚七点多,刘歆和张璐才赶回学校。白天他们一直在现代职业学院做问卷调查,甚至都顾不上吃饭。
  平日里,“随享”团队的成员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不愿配合的商家,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谈一次不行谈两次,两次不行谈三次,他们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打动了商家。现在,他们已经和包括汉丽轩自助烤肉在内的餐饮行业,电影院、KTV等休闲场所签了约,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是签约旅游景点和服装店。
  刘歆告诉记者,以后“随享”会上线自己的网站,还会开发手机APP应用软件,《吃喝玩乐在济南》杂志也会与折扣卡配套发行,杂志上会刊登合作商家的优惠信息,并定期发放到学生手中。张哲铭说,我们要把“随享”做成一个事业,让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优惠,为全济南的大学生服好务。
  “随享”,这个山财大校园里越来越响亮的名字,将在不远的未来普及泉城,惠及更多的驻济高校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