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经济学院举行“中国梦”研讨会
北大经济学院举行研讨会,探讨中国梦内涵,强调北大梦、教育梦、中国梦一脉相承,培养三种意识,深化研究中国重大经济问题。校报记者宋佳报道。
本报讯 5月10日,经济学院举行了“北大经济学者眼中的中国梦”主题研讨会,院长孙祁祥教授,党委书记、副院长章政教授及全院教职工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崔建华主持。
孙祁祥提出,我们要将北大梦、教育梦、中国梦结合起来,三者是一脉相承的。她深入探讨了4个问题:第一,中国梦不是单纯的经济数字,是综合国力的表现,我们应注重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国力的提升。第二,中国梦要以人为本,塑造有良好修养、高素质的现代文明人,共建博爱、充满人文关怀、文明礼让的现代社会。第三,教育要与时俱进,随时代、社会经济发展,注重知识的更新,大学的宗旨是创造正直善良、具有创新意识、批判精神、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第四,中国大学的改革要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北大梦是要建成世界一流的高等学府。
章政认为中国梦的内涵包括两层,中国梦是对近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社会实践和探索的通俗表述;中国梦不仅是对之前实践的归纳,更是对未来20年中国社会的高度概括。他还提出,中国梦是家国梦、民族梦,要将中国梦与北大梦、经院梦、个人梦结合起来,建设一流的经济学院。在实践中要培养三种意识:主动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
国务院参事、原全国政协常委李庆云教授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回顾历史,提出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的生活。随后,他又系统分析了住房问题,提出我们要坚持做调查研究,坚持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讲真话、勤思考。他认为,要对中国重大经济问题加深研究,做出具有中国元素的经济学。中国要争取在新中国成立100周年之际成为世界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之一。
在自由发言阶段,周建波、夏业良、何小峰、曹和平等分别畅谈了个人对中国梦的看法以及对北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议。(校报记者 宋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