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中国梦———学子梦

传承五四精神 以青年梦托起中国梦

2013-04-22     浏览(59)     (0)

本文讲述了上海交大青年在中国梦和青年梦方面的追求,青年人的责任和祖国未来的关系,以及他们如何在大学时代培养能力以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他们将继续传承五四精神,追求真理,努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编者按: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校团委、《上海交大报》在“中国梦·学子梦”专栏联合推出“中国梦与青年未来”专题,号召广大青年传承五·四精神,以蓬勃朝气、青春之力和聪明才智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以青年梦、青春梦托起中国梦。
  阳光明媚,绿草如茵,美丽的交大校园生机盎然。五四青年节前夕,交大青年以“中国梦与青年未来”为主题,展开讨论。他们追溯历史,共话未来,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赋予交大青年的责任,胸怀民族复兴的梦想,坚持真理,砥砺奋进,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青年人的智慧和力量。
  历史记忆与精神传承
  1919年,五四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当年的青年先驱们面对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的旧文化,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潮流,冲破思想的枷锁,第一次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单瑞同学说:“五四运动在历史上被评价为一场思想启蒙运动,我深以为然。当年的中国青年与阻碍中国发展的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旧文化艰苦斗争,为新思想、新文化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辟了前进的道路。而作为现代中国的青春记忆,它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更蕴藏着发展变革的时代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五四运动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矢志追求并为之不懈奋斗,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事实也证明了我们青年人是与民族共命运的、与时代同步伐的,前辈们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谱写出的壮丽篇章需要我们续写下去。”
  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孙可沁同学谈到,尽管五四爱国运动已过去近一个世纪,世事变迁,但五四精神的本质不会变。五四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是心系民族命运,心系祖国未来,心系人民福祉的一份责任感。那些先驱们面对内忧外患、灾难深重的旧中国,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不顾身地奔走呼号。也是因为他们的努力,中国才第一次彻底以不妥协的斗志反帝反封建,应该说五四运动是中国青年与国家命运同呼吸、共患难的典型例证。五四精神让我们在追求人生梦想的过程中时刻铭记报效祖国这一使命,当我们将人生追求与民族命运放在一起,我们就走在一个积极而正确的人生航向上。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庞浦同学认为:“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身。”这句话将我们比喻成祖国新生的力量源泉。的确,青年一直是社会中最活跃、最积极、最有朝气的重要力量,对推动社会的改革与发展,青年人贡献卓著。同时,我们也承载着历史给予赋予的厚望,要为国家注入新鲜的血液,这就要求新时期的青年人既要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又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步伐,不墨守成规。只有把创新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成为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
  传承五四爱国精神,继承推动祖国富强的信念,正确定位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才能保证自己处于正确的人生航向中。历史要靠青年去书写,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青年来创造,中国青年必将是推动这一梦想实现的最重要的力量。
  中国梦与青年梦
  “青年者,国家之魂”。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朝气蓬勃的年轻一代,一代代青年人的努力奋斗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梦就是青年梦,中国梦系于青年梦。
  媒体与设计学院杨蓓同学认为,中国梦凝聚着强大的感召力,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澎湃在每个中国人、每个中国青年心中的梦想。祖国的强大与光明的未来让青年人心中能充满希望,也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与命运都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所以中国梦不仅仅使个人心怀希望和梦想,也将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前行,中国梦为中国青年赋予了奋进的动力,也在中国青年人不同的人生中融入了共同的理想。而共同的理想不是中国梦带给我们唯一的东西,中国梦更多体现为一种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传递给中国青年的是一份祖国蒸蒸日上的自信与幸福。青年人引领着祖国的未来,而反过来只有强盛的国家才能造就一代代充满梦想的青年人。“一个落后挨打的民族,是没有资格谈论梦想的。”人们生活在极端的贫穷与落后之中,当然不敢奢谈梦想。民族复兴的伟业、改革开放的大业、国家发展的愿景,让中国人站起来和富起来,就是为了让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有自信去梦想。胸怀着对国家发展与改革以及对未来的自信,我们在奋发努力的过程中无疑将走得更加坚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科帆同学谈到,“我认为中国梦是一种团结的梦,它代表着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交集,就是让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为了这个梦想不同的人能走到一起,分散的力量能够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正能量,这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无数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而中国梦也为我们青年的未来指引了方向,它告诉青年人我们有能力去拥有梦想,我们也有责任去胸怀梦想建设祖国的未来,我们可以在追逐梦想的时候更加自信,因为我们所做的就是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加强大。中国正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机遇期,青年人必将大有作为,梦想也必能成真。”
  中国梦系于青年梦,青年梦筑起中国梦。中国梦与青年梦从来就是无法分开的,两者既互相依托,也互相促进,中国青年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必须将中国梦融入个人发展目标。而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一个个敢梦、筑梦、圆梦的中国青年来完成。
  青年责任与祖国未来
  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上海交大的青年学子在中国伟大复兴的各个历史时期,都义无反顾地率先担起了引领青年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重任。
  阳光大使团的张区晗同学认为,在国家动荡,民族危机的年代,交大学生“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抗战期间,不少学生弃笔从戎。解放战争时期,交大学子誓死保卫学校,在护校运动中,自己开火车去南京请愿。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学生运动如火如荼,交大因此被誉为“民主堡垒”。百余年来,交大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这个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交大人。从学校毕业的莘莘学子,都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交通大学诞生于国家危亡之时,成长于民族复兴之际,振兴于祖国富强之日。交大青年时刻以建设祖国未来为己任,敢于担当,奋力拼搏。多年来从交大青年中涌现出一大批祖国的栋梁,无论是著名政治家江泽民,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数学家吴文俊、化学家徐光宪、血液学家王振义……“交大人”奋战在中国建设发展的各条战线上,以深深烙印在交大人心中的家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着。
  人文学院王慧慈同学说:“交大青年也一直引领着同辈青年人敢为人先的精神。100多年前,就有交大学生出国留学。1907年获德国柏林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的李福基,是我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也是当年南洋公学中院的毕业生。1978年在中美建交之前,交大就派遣代表团访问美国,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之路。交大青年就是用这样的精神,紧紧把握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始终把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凯原法学院张莹同学表示,作为新时代的交大青年,我们没有经历过战火硝烟,我们拥有比前辈更好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理所当然在继承交大人的使命与责任方面应比前辈们走得更远、做得更好。这就要求我们应当志存高远,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时刻准备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去。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加强实践,同时在实践中锤炼自己的意志,勇于面对各种挑战,争取在各个领域都做出表率。大学,正是我们最好的青春年华,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潜心学术,提升自我,使自己具备真正能够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能力,才能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今天交大青年纪念五四爱国运动,传承五四精神,必将秉承为国为民、勇于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传承文明、探求真理、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致力于探索未知领域,攀登科学高峰,努力丰富思想宝库,引领社会进步,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