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高层次人才队伍呈快速发展态势

我校讲席教授、特聘教授受聘暨晨星青年学者颁奖仪式举行

2013-04-22     浏览(73)     (0)

上海交通大学举行了讲席教授、特聘教授聘任仪式暨SMC-晨星青年学者颁奖典礼,共有8人受聘讲席教授,21人受聘特聘教授,80位教师获“晨星青年学者奖励”。学校领导为受聘教师颁发了证书。





  本报讯 4月15日中午,上海交大2013年度讲席教授、特聘教授聘任仪式暨SMC-晨星青年学者颁奖典礼在闵行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马德秀、校长张杰,党委副书记孙大麟、朱健,常务副校长林忠钦,副校长陈国强、徐飞、吴旦、黄震、梅宏、张安胜,党委常委李建强、晨星计划捐助单位代表、受聘教师、获奖青年教师代表及相关部处负责人等出席仪式。仪式由黄震主持。
  马德秀向受聘讲席教授、特聘教授以及获奖晨星青年学者表示衷心祝贺。马德秀表示,人才强校主战略实施以来,立体型人才结构队伍逐步形成;一批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成为推动学校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医学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校统筹体系,学校整体发展充满活力。马德秀指出,各类人才都要把自己的未来和祖国发展、交大创建世界一流目标紧密结合,从思想境界、眼光视野、方式方法等方面加强锤炼,善于抓住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在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交大发展至今已形成一批优秀人才队伍金字塔,当前,学校发展亟需涌现一批领军人物,要求人才有胸怀、有魄力、有境界,有能力把握未来方向和发展机遇。同时,学校为青年学者发展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条件,要通过不断提升青年队伍整体素质,为学校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张杰在致辞中表示,高层次人才计划的有效实施,汇聚了一大批学术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海内外人才,队伍数量和质量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人才金字塔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张杰以人才计划为例,通报了上海交大2012年工作情况,去年交大各类主要人才计划入选数均位居和保持全国高校前列。张杰指出,学校正处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阶段,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核心竞争力。未来上海交大将努力建立科学而充满活力的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氛围和环境。在现有政策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才计划全覆盖、教学提升全覆盖、科研启动全覆盖、国际化培训全覆盖以及学术提升全覆盖。充分发挥交大文化的引领作用,借鉴海外一流大学的良好办学理念,积极推进学校发展理念创新,努力实现与国际一流大学同步接轨。
  陈国强在讲话中表示,此次聘任仪式首次将医学院不同层次人才队伍纳入校本部人才金字塔中,实现人才队伍全面对接,是学校高度重视医学院的重要举措之一,对医学院发展寄予厚望。医学院将继续坚持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道路,在可持续、互相促进、和谐和包容发展基础上培养卓越医学人才。
  黄震宣读了讲席教授、特聘教授、SMC晨星青年学者名单。本次共有8人受聘讲席教授,21人受聘特聘教授,80位教师获“晨星青年学者奖励”。
  马德秀、张杰等校领导为讲席教授、特聘教授和SMC晨星学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受聘暨颁奖仪式上,讲席教授代表邓小铁、SMC晨星学者代表王丽伟、捐赠单位代表SMC上海分公司经理卢艳艳等发言。
(卢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