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 - 《聊城大学报》
梦想的诱惑
作者:户艳平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做了这样一个梦,在他的梦里水稻长得像树那么高,谷粒长得像花生那么大,这个梦开启了他伟大的杂交水稻的发明之路,使他克服种种困难,终于研究成功。这不仅造福中国人民,也造福了全世界。多少年前,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奥运梦”和“太空梦”,无数国人为此努力奋斗,于是奥运夺冠、神舟升空对我们来说都成为了现实。梦想,总是以自身强大的诱惑力给我们的国家、国民以不竭的奋斗动力。
一直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国人的伟大梦想,鸦片战争、列强侵华、抗日战争都未曾将它磨灭;新中国成立后,十年文革不知让我们的国家、人民遭受过多少灾难;改革开放后,洪涝灾害、非典、汶川大地震更是对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挑战。我们的祖国在无数次的灾难中依然没有忘记它的梦想,梦想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梦想着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梦想着伟大的中国在全世界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我们敬爱的温总理曾提到“多难兴邦”,不就是我们的国家不放弃梦想的最好解释吗?因为多难而不放弃,我们的祖国才会有一次次令世界震惊的超越,才会有今天人人都在畅谈“我的中国梦”的民族和谐之状。无论处在怎样的境遇里,没有一个国家、民族能够抵挡住梦想的诱惑,它微笑着向处在困境亦或绝望中的祖国招手,谁能做到对之置之不理呢?
作为当代大学生,梦想之于我们更是前进路上的指明灯,笔者心中有一个中国梦,梦想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独立自由,钓鱼岛争端、南海争端能够早日平息;梦想着自己生存的国家一片祥和,人民安居乐业,再没有食品安全、路边老人不去扶等问题的发生;梦想着我们的同胞都是“活雷锋”,老人们能够安度晚年,再没有那么多的刑事案件和民事纠纷;也梦想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永葆青春姿态,再没有诸如森林破坏、环境污染的现象发生;梦想着我们的国家会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有一些不一样。怀揣着这样的梦想去积极探索,努力学习,将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付诸于实现祖国的繁荣昌盛的实践中来,谁都知道前方的路有多么艰难,但再难也抵挡不了我们梦想的力量,为了它我们愿意风雨兼程,最终将其实现,因为我们明白每一个小小梦想的实现都是我们大大“中国梦”实现的一部分。空谈爱国、空谈梦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奋斗和坚持是实现梦想的捷径。
梦想起源于人们内心的欲望,人们从内心深处渴望自己周围的环境美好,所以自然有“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这样的爱国梦,而实践是对那种欲望一次次的触碰,每一次的收获都是内心小小的满足,一次次小小的满足刺激着我们的心脏,诱导着我们去实现更高的理想,创造新鲜的事物,所以创造的原动力来源于梦想。圣埃克苏佩里也曾言:“创造是以有限的生命去交换无限的生物”,只要生命没有终止,人的欲望就不会终止,所以梦想就不会枯竭,它伴随人的一生,让我们不断地去创造我们想要的东西,不同的只是不同阶段我们所追求的东西不同而已。而对于其他动物来说,它们只有欲望,没有梦想,所以人类能够驾驭其他动物。人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归结为梦想的指引,它不会考虑你的路有多艰难,只是以它自身独有的强大诱惑力让我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一直坚持着那份最初的梦想。
国不可无梦,人亦不可无梦,哪怕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我们也依然会毫无恐惧地承梦启航,在奋斗的旅途中,梦想是漂浮在我们心头一缕美丽的诱惑,引导我们实现我们的梦想、我们国家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