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 - 《江苏大学报》
校园贴吧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中国梦”,并且有着自己对“中国梦”的独特理解与定义。台湾作家龙应台谈及自己的“中国梦”时说道:“年纪愈大,梦想愈小。”真正健康、美好的家国大梦,是每一个人都能享有自己的梦,自由的、宽广的梦,且看本期“校园贴吧”中各位同学是如何理解“中国梦”的。
董祥悦:“中国梦”对于教师,是育才梦;对于学生,是成才梦。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身为当代大学生,应切实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重任,“中国梦”就是要敢想敢做敢拼。我们要胸怀理想、满怀激情、敢于担当、敢于创造、艰苦奋斗,用“青年梦”托起“中国梦”。
冯 睿: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敢于做梦,并且要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国梦”并不是一个人的梦,它代表了基层群众的梦,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这个梦变成现实,我们要坚持从自身做起,一点一滴的将这个梦化为现实。
韩艳楠:“中国梦”不应该是虚幻的空想,而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真切愿望,是无数中国人对美好未来的的憧憬,汇聚在一起。我的中国梦,就是社会多一点仁爱,少一点自私;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多一点公正,少一点不均;多一点善良,少一些丑恶。
赵有婷:实现“中国梦”则需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来凝聚国人奋发向上,最终创造最好的时代。这不是一个人的梦,而是我们,千千万万平凡的人共同的梦。
吴 婷:所有人都有机会藉由自己的奋斗获取财富。梦想可以存在,是因为它有实现的机会,可以通过努力达成。有一天,人们就突然意识到,这已经是一个可以有梦的中国,一个梦想可以实现的中国。而这就是我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