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

在老师眼里,最重要的学雷锋方式是

———营造一个能产生 雷锋精神的校园环境

2012-03-08     浏览(42)     (0)

  本报讯 (记者 余霞)雷锋精神究竟是什么?今天是否还要学?为什么要学?怎么学?当这一连串问题被抛出,大家发现现在已然不再是只有一种声音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著名作家、评论家红孩是个典型的“60后”,从小受“学雷锋”教育。他说:“今天看来,学雷锋的核心并不是一些好人好事,而是人在社会中生存的一种价值观的体现。我们活在世上要找寻自己的生存价值,回答三个问题: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
  在他看来,“文化创新”其实在精神上,应当提倡一种“坚守”。而“学雷锋”,光靠“学习”是不行的,真得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从个人的角度说,给老人让个座,自己心里总是温暖的,可以抬起头。看到老人跌倒了不扶,漠视走过,心里总是会有那么一点猥琐。人没有一种精神,生活就会不快乐。物质生活再丰富,也会空虚。高品质的生活一定是有精神的。而一个国家不论在什么时候,都需要国家意识、民族精神。没有这种标准,社会就无法进步。”
  环球舆情调查中心于近日对全国七个城市的普通民众进行了一次 “弘扬雷锋精神公众态度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受访者认为学雷锋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正面的影响,八成受访者认为雷锋精神最值得传承的内涵是助人为乐。对此,我校罗巧英老师则认为,雷锋精神不单是指助人为乐,它更是一种真善美,一种价值观的体现。
  罗巧英说:“60、70年代的社会,人们的思想比较单纯,一心为公、为人民服务是理所当然的高尚情操,是大多数人们追求的一种理想情操,不像现在为了学雷锋而学雷锋。所以,过去的学雷锋、做好事,人们不但说到,而且千方百计去做到。”
  而大学校园作为社会的一个缩影,要弘扬雷锋精神,其实就是要营造一个能产生雷锋精神的校园环境。罗巧英认为,在如今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要抵住诱惑,传承精神,弘扬美德,关键是自己内心要有坚定的信仰和追求。她说:“我们不能把学雷锋当作是一次次作秀的机会,或者仅仅为了塑造自己的外在形象而已,而是应该用心去感悟雷锋精神内涵所在,用实际行动兑现了自己的诺言。每个人都要目标定位,都有人生追求。雷锋坚守自己‘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当今时代学雷锋,我们应该像他那样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付出全部心智和心血。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怎样才能言传身教,把雷锋精神切切实实地的传授于自己的学生呢?罗巧英认为,首先老师自己要从心里认同雷锋精神,全面的理解雷锋精神,然后结合近期周边发生的每一件具体事件(即教育的契机),进行分析,不能只进行一味地说教。从每一件小事入手,让学生在平日的生活中学得自己心里的雷锋精神。
  她说:“雷锋精神是博大的,不同的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解读,正如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哈利·波特。但不管怎么样,雷锋精神中的时代光芒依旧耀眼。只要当代大学生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去学,总会带来收获。今天重新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重新塑造大学生的时代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