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关注人才成长、关注大学生活,把视线瞄准教学、创作一线——从本期开始,我们的报纸将开设“我的大学”专版,旨在展示美院学子在就读美院期间(本科、硕博士研究生)学习、创作的最新成果,促进各院系同学相互交流、共同成长。初步开设“我画”、“我拍”、“我写”、“我创作”、“我设计”栏目,选登学生优秀作品及学术成果。校报编辑部请各院系、各专业教师积极推荐学生优秀作品、成果,也欢迎同学们积极推荐自己的优秀作品。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成长,让我们的大学生活充满激情与活力。真诚期待同学们的佳作。 联系电话:64771342 邮箱:news@cafa.edu.cn,联系人:宋老师。
我画
【创作自述】
身处万花筒般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氛围中,美院的绘画类学生,如何理解和运用绘画这一独特的媒介尤为重要。我谨结合自己的作品谈谈我的粗略认识。
绘画作品的现场感是至关重要的,相比之下,印刷品的说服力则微不足道。这也是绘画与摄影的区别之一。
在《有花鸟的构图》这一组作品中,我在“时间”与“视角”这两点上做了很多的文章,摄影是一瞬间的单一视角,我的画拓展了时间,取景点也在不断挪移。当观众面对作品时,会感到它是由许多个碎片组成的一个整体,观者由远及近时,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可以感到不同的物,以不同的时间先后进入观众的眼球,有时也会感到完全被眼前的东西吸引住,无法顾及画面其他的部分。我所要叙述的故事恰恰包含在这一过程中。
我的作品中经常出现宋代花鸟画中的形象,原因是宋画给我很大压力,我要不断地瓦解掉它。
2012级研究生 油画系 四画室 刘恩昭
有花鸟的构图之一 160 200cm 布面油画 2012年
仿宋人乌龟 50X77cm
刘恩昭 仿古双鹰图 布面油画 100 160cm
刘恩昭 《有花鸟的构图》三 160* 200cm
我设计
【创作自述】
胶带,一个工业化的产物,任何一个家庭,任何一个单位每天都在不断地在重复着“剪、粘、撕、揭”的动作,我关注并且发现这件事物在我们今天的使用中也承担着与平面设计类似的事情。通常人们只看到胶带的功能,我希望借用这样一个批量化生活标志的产物,让它在一个新的语境中创造出个性,重新架构秩序,探讨平面设计的可能性。
2009级本科生 视觉传达第十一工作室 李梦媛
李梦媛 《胶集》
我创作
【创作自述】
“什么样的雕塑叫好雕塑?怎样才能把雕塑做好?”是经常困扰我的一个问题。于是开始纠结,纠结雕塑语言,纠结某种样式,从而忽视了雕塑中最本质的问题。所谓的本质我想应该是一件雕塑中所特有的传达,也就是来源于雕塑家内心最真诚的一种情绪。有了情绪你做出来的雕塑才会真实。
本科2009级 雕塑系三工作室 金芃百
金芃百《无题》
【创作自述】
这是一个连接厕所和展厅的装置,当有人把水管打开时,水流缓缓地流过一节节竹筒,进入展厅,最后流回厕所的下水道。我一直在想的问题是在公共空间如何做艺术,以及如何利用展厅现场的条件做作品。这个作品中,我把“水”这个日常物质从洗手间引入隔壁的展厅,通过一组引水装置完成一个循环,它构成了展厅里的一个事件,同时也没造成浪费,并且提示了“自然”、“空间”的概念。
本科2009级 雕塑系三工作室 刘润之
刘润芝 《借水》
刘润芝 《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