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 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山水画教学研讨会暨师生作品展在我院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也是近年来中国画学院推出“为中国画”学术研究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18年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绘画科到如今的中国画学院,一代代艺术家以敦厚诚信的治学精神、精湛的艺术成就构建了中国画学院一个世纪的辉煌,也留下了宝贵的学术传统和教学传统。在全球化带来的多元文化共存语境下,如何传承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如何通过“为中国画”学术研究系列活动开拓中国画教学、研究、创作思维?近期,中国画学院院长唐勇力教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介绍了中国画学院教学建设及发展概况。
问:近期中国画学院开展的学术研究活动,都冠以“为中国画”,请您先谈谈对“为中国画”的理解。
唐勇力(以下简称唐):中国画作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视觉艺术品种与形式,正面临着全新的历史条件和语境。在当下全球一体化和西方当代艺术拥有国际艺术主流话语权的大背景下,中国画一方面要深入挖掘传统,完成传统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在传统的基础上重建新的、现代的、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具有相当普世性的视觉文化体系。
“为中国画”代表着中国画学院始终以中国画的复兴为已任,在经历几十年探索、挖掘、延续、发展、开拓中国画艺术的经验基础上,试图在教学、科研、创作中进一步解决在新的时代中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和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对应关系等诸多必须面对的现代转型问题。
问:围绕“为中国画”,请您介绍一下学院组织开展了哪些活动?
唐:中国画学院向来注重教学与科研并举,以创作实践推动教学质量的方针。2010年“为中国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师作品展”、2011年“为中国画:中国画教学及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全国高等美术院校山水教学研讨会暨教师、学生作品展”以及今年年初付梓出版的《为中国画——教学研究文集》,都全面展示了中国画学院“中西融合”与“传统出新”两条学术主线;展示了中国画学院教师延续几代人为中国画全面复兴所做出的努力与成果。这项品牌活动也将会继续延续下去。
问:如何抓住机遇发展中国画,使其在世界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答:教学研究、创作研究、理论研究是中国画学院教师的三大任务。中国画学院坚持“传统出新、中西融合”两条学术主线的思想、教学经验、教学方式、教学目标将指导我们从文化战略的角度宏观思考中国画教学与发展。我们鼓励老师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课题化研究,注重鼓励支持本院教师积极参与国家级展览及举办个展。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才能,著书立说,采取各种措施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造积极性。中国画学院将继续以深化教学改革和学术探索为目标,深入思考未来,以历史使命的责任心建设中国画学院,引领中国画教学进程,使中央美院中国画学院成为中国画教育的楷模。
宣传部 吴琼/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