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学院 - 《菏泽学院报》
“转变教育思想、促进教学改革、推动学校发展”———我们在行动
让社会资源成为育人的源头活水
作者:●轩文
教育部专家在我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时提出了一个新上本科普遍存在的问题:新上本科专业办学条件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校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正努力购置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师资力量,力争短期内改观。
但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建设总需一个过程,学校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同时,充分利用社会现有资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失为明智之举。
新上本科专业多为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设,地方社会、各行各业都存在着丰富的资源可以为我所用。大量的设备设施、丰富的生产管理经营经验、行业前线的尖端人才、丰富多彩的地方历史文化,这些都是学校所需,都可以为学校进行教学、实习、科研、学科拓展、特色课程建设等提供丰富、适合的资源。如果我们能把社会资源利用好,我们的办学便有了源头活水。
当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单方面的付出难以持续。
但是,作为菏泽唯一的一所本科大学,学校拥有一些并将拥有更多的先进的仪器设备,涌现了一批并将涌现更多的学有所长的高层次人才,学校拥有两万多师生,既是一个大市场,又是一个好的宣传阵地,还是一个人才储备库,这些都是地方社会所需,而服务社会、造福地方也是高校的应有功能。一旦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实现了互动,双方就可以实现互利共赢,合作就可持续深入进行。
两种资源的互动需要一个沟通的纽带和桥梁。我校作为一所具有60多年办学历史的地方高校,众多校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学校师生与地方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个天然的连接纽带。我们的干部老师是利用好这一纽带的关键力量,目前,学校正在全面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只要我们的老师再积极主动一些,两种资源的互动合作就能成为现实。
其实,一所学校无论如何投入、如何发展,校内资源总是有限的,而社会资源却是无限的。只要我们心系学生成长、心系学校发展,积极迈出校园,架起沟通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实现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的互利共赢,那么,社会资源就会成为我们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办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