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魅力

2012-06-01     浏览(41)     (0)

文章介绍了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的性质、参赛流程、参赛要求、注意事项及对参赛学生的建议。学生们要掌握机械和机电结合的知识,参赛队员要跨年级和专业配合,参加大赛要有热情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本期嘉宾:孔凡凯
本期主持:何怡

嘉宾简介:孔凡凯,工学博士,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自2008年开始指导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2008至2012年间共获得国家级奖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1.问:请您介绍一下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的比赛性质和参赛流程。
答: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是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的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该比赛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联合著名高校共同承办,是一个全国性质的大赛,大赛设立了慧鱼创新(创意)设计比赛的专项竞赛组(简称慧鱼组)。
比赛每两年举行一次,采取学校选拔、各赛区预赛和全国决赛(含初评和决赛评审)的方式,每个参赛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一个赛区。参赛学生自接到大赛通知后,即可按各赛区的时间安排准备相应比赛。
2.问:同学们参加此项比赛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
答:由于大赛设计的作品以机械为主,并且与机电结合,因此涉及的课程比较多,包括力学系列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系列课程、电工电子、计算机控制、程序设计系列课程等。另外,要想较好地完成作品的结构设计,要对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相当熟悉,比如autocad、三维绘图软件pro/E等,所以一般多是2~3年级学生参加此项比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对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要求较高。从发布大赛通知到完成决赛大概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在此期间,学生在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如市场调研、作品方案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控制电路设计、作品动手制作、设计资料整理以及介绍作品。
3.问:在赛前准备和参赛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答:赛前准备阶段,对于比赛主题要深刻理解,才能够立题新颖,做到作品有创新点;在作品后续的制作过程中,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向高年级学长请教,如学校为参赛学生配备的科创导航员。另外,也可以向指导教师请教,和老师一起讨论设计和加工制作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尤其是在参加决赛的时候,成绩并不是最重要的,参赛的经历才是宝贵的财富。在答辩前,学生一定要准备好答辩环节的有关材料,并且在现场反复练习,避免改变环境后可能发生的问题。另外,团队协作精神会在比赛中发挥重要作用,几名选手要各有分工,选手之间能否协作配合直接关系到整个团队的最终表现。
4.问:我校同学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您对今后参赛的同学有哪些建议?
答:我校同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答辩环节比较弱,对自己作品的讲解和介绍缺乏感染力,因此在演讲和表述方面需要加强。
针对整个比赛,给同学们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大赛设计的作品以机械为主,并且与机电结合,因此作品立题要新颖,突出机械结构设计的创新之处,这样才可以突出比赛主题,增加作品的亮点;其次,组队时要尽可能跨年级和专业,队员最好能够机电结合,同时,注意团体的合作,做机械的和做控制的要密切配合;最后,参加大赛不仅仅要有热情,还需要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件好的作品,总是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修改才得以完成的。学生要想在大赛中有所成就,就一定要坚持不懈。
赛事链接: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大赛是全国高校范围内的四大竞赛之一,是一项旨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工程实践的竞赛活动。大赛于2007年、2008年和2010年连续三次获批为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资助的大学生竞赛项目,现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全国大学生竞赛项目之一。                     (2012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