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他的微笑闪耀着青春的风采。他就是2009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中共党员,校2012年优秀学子李太顺。他曾获得校“优秀学生干部”、“三好标兵”、“党校学习先进个人”、“军训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并获得一次校一等奖学金、两次国家奖学金。
成功者定是心无旁骛的人。踏入象牙塔伊始,李太顺深知身为大学生,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不辜负父母的期望,才能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因此,他用持之以恒的努力铺垫迈向成功的基石;他用坚持不懈的毅力克服了种种困难。从入学时对大学学习生活的懵懂无知,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大一时的青涩茫然,到后来独立主持开展科研课题并屡次获得校内外嘉奖。李太顺抱着勤能补拙的信念,孜孜不倦,勤奋学习。
不知你是否注意过,在每个周末的夜晚,总有那么几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早已空荡的教室里。他们激情答辩,热烈探讨,常因对某个问题见解的不同而争得面红耳赤。那就是李太顺创建的“梦飞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在进行独特的“模拟教学”和习题探讨。通过这样的模拟教学和备课研究,他们能更为深入地掌握所学要点和概论。作为这个学习小组的组长,李太顺在保证自己学习成绩的同时,会想出各种方法来带动组员们的学习。为了巩固每周所学的知识,他们每个星期五的晚上会进行模拟教学和课题讨论;为了锻炼组员们的胆量,他偷偷给所有组员报名参加了英语演讲比赛;当组员学习效率低下时,他会带着这一行人去长江边的堤坝上,声情并茂一遍遍朗诵《将进酒》、《满江红》,读不出感情不给下来;当然,他也会组织大家开展篝火晚会。这样富有特色的活动,一坚持就是四年……一次次实践与努力之后,沉淀下来的是他们四年里风雨同舟、不离不弃的兄弟情义。学习小组成员之一的魏明伟说:“在这样一个向上好学的团体中,我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个人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交到了一群共荣辱、同担当的朋友。对于这一点,真的很感谢李太顺,他当初的坚持是正确的。”
择善友而交,见贤思齐,是李太顺一直秉持的原则。他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从不安于现状,始终以谦逊的姿态主动认识朋友,广交益友。不论是清华还是药大的同学,他都牢牢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向他们学习。听闻别校均是全英文的口语化教学时,原本英语基础薄弱而苦于提高的他便大胆的拿起了电话,主动尝试与那些朋友进行全英文对话。“其实刚开始,的确很憋屈,吐不出单词。但是朋友们都理解,多说,多学,后来也就慢慢熟练了。”正是凭借着这样一股好学、善学、巧学的劲头,李太顺在大二便成功通过了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正是他择善友而交的交友观,让他身边从不缺乏优秀的朋友,那些与他朝夕相处、共同奋斗的学习小组成员,那些耐心帮助他提高英语口语的朋友,都给了他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机会。
在学校2012年度“优秀学子进系部”宣讲活动中,李太顺作为宣讲团成员之一,已经深入各个系部为学弟学妹讲述他的学习故事。而面对刚入校园或慷慨激昂或彷徨迷茫的新生们,他感慨良多,他希望新生们和他一起“用心坚持,开阔视野,戒骄戒躁”。
“只有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才能享受常人所不能享受的快乐。”这是他的座右铭,低调、谦逊则是他的准则,而在他淡淡的笑容里,透出的则是执着与奋进的个性品质。(校报记者:汪振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