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洋大学 - 《大学生村官园地》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新力到沛县调研,与大学生村官共话发展
村官这条路会越走越宽广
作者:宋宝举 田中奎 江迎娣 勇 李
“大学生村官在融入基层、服务群众中增长了才干,培养了和农民的感情,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实现了人生的抱负和理想,这条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1月7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新力到徐州市沛县调研,在胡寨镇草庙村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服务中心与大学生村官们促膝长谈,共话发展。
座谈现场没有会标,没有话筒,没有席卡,没有鲜花。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杨新力出现在了大学生村官们的眼前,他亲切地招呼大家随意就坐,让大家先自我介绍。
“我叫虞根华,老家在安徽安庆,我是沛县第一个用设施大棚种植草莓的,今天我特意带来了自己种植的草莓请杨部长和大家尝尝。”
“杨部长,这是我们的第四次见面,不知您是否还记得?”张寨镇李庙村党支部副书记王景光是宁夏人,他到沛县任职只有半年时间。
大学期间,王景光因“一天只吃两顿饭却打工资助8个贫困生”的凡人善举荣获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感动南京”、“感动宁夏”年度人物等称号。在江苏首届好青年和江苏学生联合会第九届代表大会的颁奖典礼上,杨新力曾两次为他颁奖。在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颁奖典礼和第八届全国公民道德论坛上,他也见到了杨新力。
“这是我们第四次见面,也算老朋友了吧。”杨新力高兴地说,并问他到沛县后有哪些新的变化。“我现在会说沛县话了。”王景光现场说了几句非常地道的沛县话,引来大家一阵掌声。
“刚到村时,为了摸透村情、民情,我挨家挨户逐个走访。现在,我给村里手绘了一张地图,每走访一户我都在图上做好标记。通过走访,我为自己定下了三个目标:改造村里的一座危桥,为村里铺一条新路,在村里建立一个创业园。”听了王景光的介绍,杨新力勉励这个宁夏小伙要沉下心来,在沛县农村的广阔天地再立新功。
“你把老百姓当亲人,他们就会把你当亲人;你对老百姓好一分,他们会对你好十分。”座谈会上,刚刚上任一周的张寨镇吴阁村党支部书记白洁的这段“村官心得”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下转2版)
(上接1版) 齐耳短发,皮肤黝黑,一笑起来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白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大气、干练。“在外人眼里,我处理的都是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但我不这么认为,群众利益无小事,关心群众的冷暖不仅挂在嘴边,更要落到实处。到吴阁村任职的这几天,我每天在村里走访,想尽快和村民熟悉起来。昨天,在走访过程中我还解决了一起邻里纠纷。”
“哦?什么纠纷?”杨新力饶有兴致地问道。“一件小事,由两户宅基地中间的一棵柿子树引起的矛盾。”“你是怎么解决的?”“问清实际情况后,经过我的调解,栽树的一方同意尽快把树移走。”“他要是不移呢?”“不会的,因为他是个男人。”白洁的回答引起大家一阵笑声,说完后她情不自禁地做出了拍手的动作。
杨新力表扬道:“我们的白洁同志很自信嘛。自信很重要,年轻人就得这个样儿。”
汇报收获,喜悦满怀;谈到感受,酸甜苦辣;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杨新力认真听完大家的汇报,勉励大学生村官们坚定在农村锻炼成长的理想抱负,把人生选择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脚踏实地、干事创业。各级党委政府、组织部门要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给新农村建设培养骨干力量,为基层一线培养人才,为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储备力量。
杨新力深情地说:“通过今天下午的一席座谈,看到大家的精神状态极好,我很欣慰。每个同志说起自己村里的事情,长的五六年,短的五六个月,讲起来都如数家珍,让人佩服。祝大家在未来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一点,更远一点,更好一点。”
座谈会结束后,大学生村官们希望与杨新力合影留念,杨新力欣然答应。合影人群的身后,“扎根基层、创业富民”几个大字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