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华大学 - 《南华大学报》

研究生“楚岳”学术节开幕

作者:陈健平    
2007-05-20     浏览(780)     (0)

南华大学举办首届研究生“楚岳”学术节,主题为“博大精深、推陈出新”,吸引了来自多所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参加。学术节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培养质量。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导师讲座、专题论坛等,历时半个月。学校历来重视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举办特色活动提高培养质量。今年将学术论坛活动升级为学术节。

本报讯 5月12日,由研究生会、研究生团委联合举办的首届研究生“楚岳”学术节开幕。学术节以“博大精深、推陈出新”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东华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13所高校200余名研究生代表参加。我校副校长廖端芳、丁德馨应邀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12日下午3点,“楚岳”学术节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首先,副校长丁德馨致欢迎词。他代表校党委、行政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学术节筹备工作的情况。预祝“楚岳”学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接着,副校长廖端芳讲话。廖端芳指出,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与主要标志,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培养质量,是保障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因此,举办研究生“楚岳”学术节有着积极的意义。“楚岳”学术节不仅为我校研究生与兄弟院校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搭建了平台,而且“楚岳”学术节各项活动能够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广大研究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有利于我校浓厚追求创新、学科交融的学术氛围,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
    研究生导师赵立宏作为导师代表、研究生张亮作为研究生代表分别在开幕式上发言。
    “楚岳”之名源于“楚地材盛,五岳独秀”之说,旨在弘扬南华大学求实创新的优良学术传统,为广大研究生拓展学术视野、提升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搭建平台。首届“楚岳”学术节历时半个月,分“明德篇、博学篇、求是篇、致远篇”等4个篇章,包括著名专家学者特邀学术报告、导师讲座、研究生专题论坛及研究生校际学术交流等学术活动。
我校历来重视研究生教育教学工作,自1986年开始研究生教育以来,一直致力于以培养“高品位做人、高水平治学、高素质成才”的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通过举办学术论坛等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自2001年以来,学校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学术论坛活动,经过五年积累与创新,强化培养了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并在论坛活动中注重融入核工业的“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四个一切精神,铸就了南华人勤勉务实、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今年学校将学术论坛活动升级为学术节,并正式确定了节名与节徽,节名“楚岳”充分体现了我校地理文化特色;节徽以甲骨文“南华”为主图案,上为十字架,下为倒写的铀的化学元素符号,分别代表医学专业与核专业,突出了我校核医交叉的学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