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河南大学 - 《河南大学报》

侯伯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我校举行

2012-12-10     浏览(74)     (0)

  本报讯 学生记者 高源郑好洋宋新亚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12月4日下午,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中共陕西省委联合举办的“侯伯宇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我校大礼堂举行。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映方、西北大学物理系教授杨战营、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教授朱海燕、侯伯宇的弟弟侯伯文、陕西日报记者赵岩等报告团成员,在校校领导、全体处级干部及部分师生代表出席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我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梁晓夏主持。
  报告会前,学生代表向报告团成员敬献鲜花。
  西北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映方深情回忆了侯伯宇先生在西北大学的工作经历,他说,侯伯宇为祖国的教育科学事业,追求了一生,奋斗了一生,创造了一生。他一生成果卓著,但始终朴实无华、淡泊名利,从没有因为自己的困难提出过任何个人的要求。西北大学物理系教授杨战营、现代物理研究所副教授朱海燕作为侯伯宇先生的学生,以亲身经历讲述了自己与导师之间令人感动的往事。在回忆导师在病痛中坚持科研的事迹和对学生无私的帮助与奉献时,两位学生几度哽咽,他们说,侯伯宇教授对学生无私而又深沉的爱和他对科研的坚守,永远温暖和激励着他们,让更多的人懂得了怎样做人和做一个怎样的人。
  侯伯宇的弟弟侯伯文说起哥哥的事迹,百感交集,潸然泪下。他回顾了侯伯宇从治学到踏入祖国大西北的建设一路以来的颠沛流离,当他讲起哥哥在儿、孙双亡的情况下只能用更为繁重的科研项目来驱赶心中难言的悲痛时,他几乎泣不成声,并借此激励青年人要奋发图强,勇攀科学的高峰。陕西日报记者赵岩以“一份迟来的报道”为题,讲述了侯伯宇教授身边人对他的印象,为我们还原出了一个视学术为生命的真正的学者形象。
  报告会多次被掌声打断,聆听报告的师生也纷纷留下动情的泪水。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翠霞同学在接受采访时激动地说:“侯伯宇教授的事迹感人肺腑,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科学报国的伟大情怀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梁晓夏为报告会做总结,他说,报告团成员从不同侧面和角度,饱含深情讲述了侯伯宇同志多年来科学报国的伟大情怀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让大家接受了一次感人肺腑、震撼心灵的精神洗礼。他要求全校师生把学习侯伯宇同志的先进事迹与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与我校百年传统结合起来,与我校新的百年发展规划和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目标结合起来,团结一致、奋发图强,为重振百年名校风采而努力奋斗。
  随后,报告团成员在校党委副书记王凌的陪同下参观了校史馆、文物馆和古代科举书院文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