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西华大学 - 《西华大学报》

学校出台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新举措

作者:翟元平    
2012-12-18     浏览(38)     (0)
     近日,学校党委下发了《西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意见》(西华委发〔2012〕90号)【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教风学风建设的基本思路、建立教风学风建设责任制和长效机制等多项新举措,对抓好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作出了部署。刚刚闭幕的学校第七次教学工作会的主题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走本科教育内涵发展道路,加强教风学风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教风学风建设意义重大
  教风和学风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大学精神,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历史积淀和教学传统,同时也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和管理水平。
  近年来,学校狠抓教风学风建设,教风学风总体状况不断好转,但也存在个别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对学生严格要求不够;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钻研探索精神,学习主动性不足等现象,优良的教风、学风有待进一步形成。
  为此,学校提出,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更好培养学生的有效途径,是一项需要认真抓好又要长抓不懈的战略任务;全校师生应当高度重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大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学校教风学风的建设,早日实现建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
教风学风建设思路明确
  人才培养是大学首要的、根本的任务,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而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优良学风需要长期积累和凝练。
  在客观地分析了我校目前教风学风的现状后,学校对下一步如何加强教风学风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思路。我校教风学风建设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具有高尚的人格素养,强烈的责任意识,扎实的实践能力,奋进的改革精神的优秀人才”为培养目标,实施教风学风建设责任制,建立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保障教师对本科教学工作的投入,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院系建设,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并完善评价机制;强化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自律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局面。
教风学风建设措施有力
  为保证教风学风建设扎实有效开展,我校在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上均采取了多种措施,以培育、促进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
  一是建立校院两级教风学风建设责任制。学校提出,学校党政一把手作为教风学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分管教学工作和分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作为直接责任人大力抓,教务处、人事处、学生工作部(处)负责人和学院党政一把手具体抓,学院分管本科教学、学生工作的负责人是各学院教风学风建设的直接责任人。
  二是强化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学校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纳入各单位年度考核内容,形成教风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学校规定:各学院发生严重教学(管理)事故,年度考核为不合格;教师任现职期间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严重失职或对重大责任事故有直接责任者,三年内不得晋升专业技术职务。在教师职称评聘时,教学质量差的当年不能申报晋升。对教学效果优秀的教师,经学校认定,开辟职称评审“教学绿色通道”。
  三是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各学院应以课程组为单位建立健全教学系(部、室),聘任高水平教师担任系(部、室)主任,明确课程负责人在课程改革、建设和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对任课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加强教学团队的建设,建立有效的青年教师传帮带和团队合作机制;完善助教制度,将承担助教工作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基层教学组织每学期应定期开展常规的教研活动。各学院应对各基层教学组织开展定期评估,并定期开展学院教学学术活动、“教风建设研讨会”和学生座谈会等系列活动,不断提高课程建设水平,保障教学效果。
  四是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学校要求,教师必须履行《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以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为己任,将足够的精力投入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注重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合一、认真备课、认真讲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尊重学生个性,真心关爱、严格要求、平等对待、公正评价每一位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以教学方法改革为突破口,应用启发式、探究式、研讨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实施基于问题、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生的团队学习、团队研究和团队协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建立多样化的交流平台,加强对学生学业的指导,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严格教学和学生管理,教育引导学生“以刻苦学习为荣,以虚度光阴为耻;以求真务实为荣,以作假抄袭为耻;以课堂守纪为荣,以旷课迟到为耻”。
  六是实施学业(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大力推行形成性评价。学校要求,要发挥学业评价对学风建设的导向作用,各学院应切实推进学生学业评价改革试点,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强化形成性评价。进一步完善课程的终结性评价,提高命题质量。逐步完善学生学年综合评价改革,将学生的学风、自主学习、主动实践、科技创新等内容纳入学生学业评价。
  同时,学校将加大教学投入,为教风学风建设提供保障;实施“基层党组织建设教风学风工程”,把教风学风建设与“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相结合,将教风学风建设工作纳入各级党组织的年度考核。
  建设优良教风、学风,是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基础。《意见》下发后,各学院、各单位纷纷组织教职工学习、讨论。据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各单位将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举措,并适时组织召开教风学风建设研讨会和经验交流会。
(新闻中心  翟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