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101-2 温弥恩
那个漂亮的,叼着香烟的问题少女,丢掉了烟的一瞬间又开始像同龄人一样执起棒棒糖。里昂和马蒂达的关系,也像香烟和棒棒糖,苦涩又甜蜜,配搭起来尴尬又巧妙。
我再也找不到比香烟与棒棒糖更适合这个故事的题目了。不止是故事开始时,那个漂亮的,叼着香烟的问题少女,丢掉了烟的一瞬间又开始像同龄人一样执起棒棒糖。一直觉得,里昂和马蒂达的关系,也像香烟和棒棒糖,苦涩又甜蜜,配搭起来尴尬又巧妙。
里昂的表现其实十分贴题,一个偏向于正常人的杀手,养花,熨衣服,看没营养的电影,除了杀人以外,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他甚至绝对符合了一个“不太冷”的杀手,比如说不杀女人和孩子,比如说收留一个无处可去的女孩。记得他最初曾向小马蒂达抗议,说自己是一个冷酷的杀手,应该过独来独往的日子。而确实是他异于一个杀手的善良使他越来越习惯于带着一个孩子的二人生活。
“人生总是那么痛苦吗,还是只有童年如此?”
“总是如此。”
这是整个片子我印象最深的一段对话。在这段对话后,里昂随手递给流血的小马蒂达一块手帕,而她则对眼前的大叔报以微笑和牛奶。里昂或许是一时的顺便,将手帕递给了小女孩,但我相信,他的话确实是认认真真的。一个失去爱人又良心尚存的杀手,一定有理由认为,“人生总是如此痛苦的”。
马蒂达,我始终认为她只是一个孩子,虽然在黑暗的环境中有一种先天的早熟,虽然她坚持自己是很懂得成为一个大人。在与里昂的游戏中,我第一次看见,印象中安静早熟的孩子像一个真正的孩子一样欢呼雀跃,略有蹩脚地模仿大人的装束,完全是一个孩子的样子。所以,当最后这个跳上跳下的孩子以一种苍老的神情对里昂说“我要爱,或者死”的时候,我只是深深地难过。我不知道马蒂达是不是真的懂得了成人世界里的爱与性,但我想她一定是寂寞的,一个孩子寂寞得不会放开到手的任何光源。
我记得里昂在她命运转折一刻的开门。若是那扇门不会在她面前打开,她也许就会与家人一样死在枪下,也许会自己继续寂寞地过下去。但是里昂打开了门。电影中,门开的那一刻对面的光正好打在了马蒂达的脸上,效果美好得就像命运赐给了她一束曙光,从此她的生命不再暗淡无光。
马蒂达和里昂这对香烟和糖果的组合渐渐地一起生活下去,慢慢地开心起来。我不知道里昂对她的爱是出自父亲还是爱人,但是还好,他还是愿意爱着照顾着女孩的。
里昂死去的画面是我在电影中看见过的最震撼人心的。没有听见子弹的声音,甚至没有一点嘈杂,只有他眼中的世界慢慢倾斜下去。直到他最后将所谓的“戒指”塞进史丹手中,我才知道,不管是父亲还是爱人,里昂都在认真地完成女孩的愿望,并且希望她从此好好生活着。
最后,马蒂达捧着他们的绿色植物,走向了她一直厌恶的特殊学校。比起一名职业杀手,里昂更希望她走向正常的人生。今后的人生中,或许小马蒂达只能自己演绎着香烟和棒棒糖的角色了。
还好,她已经认识过“世界上最好的人”了,她还有了一盆可以和她一起生活下去的,“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