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 - 《绍兴文理学院报》
学校举行本科生通识教育座谈会
本报讯 10月8日下午,本科生通识教育座谈会在铁城科教馆二楼会议室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中美问题研究专家袁明教授,我校校长叶飞帆、副校长华小洋以及梁涌、魏小琳、杜坤林、蒋胜勇、叶岗、杨坚定、沈红卫、李生校、林慧莲等专家、教授出席座谈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性本科高校应该如何更好地认识、进行通识教育,围绕这个主题,与会者展开了热烈讨论。
华小洋副校长指出,通识教育不是通才教育,其目标是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全球视野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而非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的所谓全才;随着高等教育的全球化、国际化趋势,通识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要与学校的办学水平、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毕业后的社会角色相适应。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本科高校,我校的通识教育和中学不同,和哈佛、牛津、北大、复旦也不同,叶飞帆校长认为,我们的通识教育要秉承和专业教育相融合、相统一、相互促进的原则,在推进选修课系列化、公共课专业化、专业课综合化等方面多一些思考和探索。
认真听取发言后,袁明教授高度肯定我校专家教授对通识教育的深刻思考和积极建议,高度赞扬我校在校园文化和专业教育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是培养出了怎么样的人才,当前,从英美高校到香港、台湾的高校,从北大、复旦到浙大,都在探索通识教育的多种途径,可以说,现代的教育家们都意识到了专业教育的局限和危机,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寻找我们的机会?具体到美国的高校而言,通识教育搞得好的不一定是哈佛、耶鲁,反而是一些小的学院,因此,文理学院的机会并不比北大、浙大少。”袁明教授说,周达军书记和叶飞帆校长都是视野开阔、思考很深的教育家,文理学院有一支用心做事、凝聚力强的师资团队,在开展通识教育方面很有希望。“我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文理人是如何脚踏实地、追求卓越,兢兢业业办教育的。韩启德副委员长和我对文理学院有着很高的期许。” (吴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