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交通大学 - 《上海交大报》

附属新华医院举办港粤沪渝儿科学术研讨会

2012-10-22     浏览(47)     (0)

第三届港粤沪渝儿科学术研讨会就儿科疾病诊疗的前沿进展展开深入研讨,重点关注我国儿科特别是区县儿科的发展现状,指出儿科医疗资源匮乏,医生缺口大,医疗工作量大,学科萎缩明显等问题。政府已将儿科发展列入医疗卫生重点发展规划中。


  本报讯 日前,第三届港粤沪渝儿科学术研讨会在附属新华医院举行,来自上海、广东、重庆、香港等地的儿科学专家济济一堂,就儿科疾病诊疗的前沿进展、各地儿科学的发展现状等话题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促进我国儿科医教研水平的全面提升。会议还针对当前我国儿科医疗资源不足,尤其区县儿科发展迟缓的问题展开研讨。
  附属新华儿童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上海医学会儿科分会主任委员孙锟教授在会上做题为《上海区县儿科的发展》的主题报告,重点关注我国儿科,尤其是区县儿科的发展现状,阐述儿科学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困难以及未来的可持续性长远规划。
  据了解,我国儿科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目前全国0-14岁儿童约有2.37亿,占人口总数的17.88%,但全国儿科医院仅有68家,占全国医疗机构的0.42%,儿科床位25.8万张,仅占全国医院床位数的6.4%,且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城市,县级妇幼保健院平均每县不足一家。专业儿科医生的严重缺口,综合性医院普遍的儿科萎缩以及目前儿科培养机制的缺位都导致了目前国内儿科看病难的问题,对比德国、美国平均每1000个孩子拥有2-3个儿科医生的数据,我国即使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型城市,该数据也仅在0.46-0.6之间,对比发达国家标准,我国至少还缺少20万名儿科医生。
  而区县医院儿科的现状则更不容乐观,目前区县儿科医生缺乏,医疗工作量大,且儿科医疗收入明显低于其他科室,逐渐成为医院的边缘科室,疾病谱也相对单一,大多医治呼吸道感染、腹泻等常见病,学科萎缩明显。区县医院儿科遇到的种种困境已让政府逐步重视这一问题,将合理调控医疗资源,把儿科的发展建设列入到医疗卫生重点发展规划中。
(罗玲)